4月7日笔者从鹤壁市文明办了解到,4月初以来,鹤壁市围绕“清明祭英烈”主题,组织鹤壁市343所中小学的27万余名未成年人开展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协同联动,构建起红色教育新格局。

鹤壁市创新采用“云端+实地”双轨祭扫模式,今年清明假期,烈士陵园接待6000余人次现场祭扫,同步开展的线上“云祭扫”,吸引了2万名青少年参与。市第一中学首创“班级认亲”制度,24个班级与无名烈士结成“亲人”,颁发认亲证书并承诺常态化祭扫。市第二中学组织200余名学生徒步16公里,途经山城区烈士陵园、刘邓大军会议旧址等红色地标,在行走中感悟革命精神。

依托多元化载体,鹤壁市中小学校开展了多项特色主题活动:通过军事博物馆线上展厅展现革命先辈事迹;开展“清明捏青团”劳动实践;组织制作小白花并举办红色故事会;打造“清明小诗会”。鹤壁市累计征集诗歌、书画等红色主题作品3000余件。

同时,多家市直部门联合推出“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市文明办发起文明祭扫倡议,鹤壁市累计发放倡议书5万余份,倡导以献花、植树替代烧纸钱等传统祭祀方式。部分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祭扫活动,组织学生参与陵园环境维护。

通过开展多维度的“清明祭英烈”文明实践,鹤壁市成功打造了“全城共缅英烈、全域共育新人”的教育场景,进一步推动了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来源:鹤壁市委宣传部 作者:肖莉萍王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