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4月7号一大早放狠话,给中国48小时考虑,要是不取消34%的关税,美国就对所有中国货加50%的税。这摆明了是想逼中国服软,然而,中国并未被这高压态势吓倒,迅速给出 “奉陪到底” 的有力回应,尽显坚定立场。大使馆和商务部接连表态,意思很明白:威胁没用,咱们不怕。这场较量刚开始就火药味十足,特朗普想压中国,可中国压根不打算退半步。



特朗普最近这段时间可没闲着,手一挥就对全球190多个国家甩出了关税大棒,摆出一副“谁不听话就收拾谁”的架势,他的想法很简单:美国是老大,你们这些国家就得乖乖排队来谈,签个协议,关税减点,大家都别闹了。

还真有不少国家买账,比如日本,第一时间就伸出橄榄枝,说要赶紧跟美国坐下来聊聊,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在采访里还得意洋洋地放话:别反抗,谁先低头谁先得好处。听这意思,美国这是把全世界当成了谈判桌上的一盘菜,想一口吃下去。



可这世界上总有不按剧本走的,就在大部分国家忙着琢磨怎么跟美国“和解”的时候,中国站出来了。

4月2号,特朗普刚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中国这边没含糊,立马拍板对美国所有商品加了34%的关税,速度快得让人咋舌,要知道,这可是全球第一个跳出来反制的国家,动作又快又狠,覆盖面还广,摆明了告诉全世界:谁敢乱来,咱们就硬碰硬。



这下特朗普有点坐不住了,在他眼里,世界上就不该有敢还手的国家,大家都得跟日本似的,赶紧找美国谈判,把好处让出来,可中国偏不!

34%的关税刚落地没几天,他又在4月7号早上发了个狠话,说中国要是不在48小时内取消关税,美国就从4月9号起对所有中国商品再加50%的税。

这时间掐得可够紧的,从美东时间7号上午算起,到8号结束,满打满算也就两天,等于是一边拿着表计时,一边拿着大棒威胁,摆明了要逼中国低头。



结果呢?中国压根没给他面子,特朗普话音刚落,中国驻美大使馆就放出声明,说得很明白:威胁和施压对我们没用,谁要是敢动中国的利益,那就等着瞧。

商务部也跟着表态,说现在的所有反制都是正当防卫,美国要是再得寸进尺,那就别怪中国奉陪到底,这态度硬得完全没留一点商量的余地。



这场对峙看着像是两个大块头在擂台上较劲,但背后牵扯的东西可不简单,特朗普这50%的额外关税要是真落地,对中国商品的总关税就得飙到104%。

啥意思?就是说,中国货在美国的价格直接翻倍还多,这听着挺吓人,可仔细想想,中国货就算价格翻倍,很多在美国市场上还是比美国自己产的便宜,更别说中国这些年早就在全球市场铺开了网,客户多得是,不全指着美国那点生意过日子。

反过来看美国那边,日子可没那么好过,关税加到104%,最后买单的还不是美国老百姓?东西贵了,通货膨胀就得跟着来,超市里的货架价格一涨,普通人兜里的钱就得缩水。



特朗普这招看着是冲着中国使劲,可实际上是在给自己人挖坑,美国经济能扛多久,谁也不知道,但日子肯定不会太舒坦。

说到这儿,欧盟那边也挺有意思,特朗普这关税战不光是冲着中国来的,欧盟也没跑得了,欧盟现在正忙着商量怎么反制,打算先对28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25%的关税。

可这280亿跟美国去年对欧盟的3340亿欧元商品额比起来,连10%都不到,说白了就是意思一下,更别提欧盟内部还没完全拧成一股绳,大部分国家还是想着跟美国谈谈,争取把关税取消,而不是真刀真枪地干到底。



这么一圈看下来,特朗普这关税战打到最后,可能还是得变成中美之间的硬仗,其他国家多多少少都选择了低头,只有中国站出来硬扛。

为什么?因为中国这边看得很清楚:跟特朗普这种人妥协没用,他就是要拿你当靶子打,你越退,他越进,最后只会把自己逼到墙角。

其实中国能这么硬气,不是没底牌,过去这些年,中美贸易争端没少打,中国早就开始调整自己的路子,比如大豆,以前美国是大头,占中国进口的35%,可自从贸易战开了头,这比例一路下滑,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顺势顶了上来,市场份额蹭蹭涨。



不仅是大豆,整个进口结构都在变,国内企业也不再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去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占了一半,同比增长还有6.4%,这说明啥?说明中国早就有了自己的Plan B,压根不怕被美国掐脖子。

更别提国内这几年的内循环也搞得有声有色,企业有了更多选择,市场也更稳了,特朗普以为加个50%的关税就能把中国摁住,可他忘了,中国不是光靠出口吃饭的国家。

反过来,美国要是真把关税加到104%,自家消费者得先炸锅,经济能不能撑住还得打个问号。



这场博弈走到现在,谁也别想轻易压倒谁,特朗普给了中国48小时,结果等来的不是妥协,而是硬邦邦的“奉陪到底”,不管是经济韧性还是市场调整,中国都攒够了筹码。

至于接下来会咋走,4月8号之后就知道了,但有一点很清楚:这场仗打下去,吃亏最大的,可能还是美国自己。

资料来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