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举博物馆,了解科举制度,聆听科举故事;走进牛首山,探究穹顶之美,领略中国古建融合东西的独特魅力;走进长江江豚科教中心,感受长江水域的生态环境……南京的研学游,还能解锁哪些新场景?4月8日,“南京研学旅游联盟”成立大会在野趣国际营地举行,来自文旅界、教育界的130余位政企代表与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研学旅游创新发展路径。


122家单位凝聚合力,构建研学新生态

随着研学旅游市场热度日趋上升,研学旅游不仅成为广大学校及亲子家庭出行的主导需求,也是文旅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旅游消费的突破点。


南京研学旅游联盟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成立,旨在进一步整合优质研学资源,搭建行业交流平台,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逐步解决“研学市场供需对接难”“资源整合力度弱”“研学产品良莠不齐”等痛点难题,从而凝聚行业力量,助力研学产业各业态协同发展。

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共有122家,涵盖景区景点、文博场馆、乡村旅游点、营地、基地、旅行社、研学机构、中小学校、高等院校等不同类别。

为实现精准化服务和高效率对接,联盟在南京市旅游形象推广中心设立了办公室,负责联盟管理和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并按照各研学业态板块分别设立了工作联络处,在板块信息传递收集、联盟活动服务保障、成员意见征集反馈等方面做好更全面细致的服务。


大会现场,发布了《南京研学旅游联盟章程》,倡导联盟成员自觉约束、互相监督、联合发展、协作共赢;文旅行业代表宣读了《南京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将联盟的任务宗旨具象为每一位研学旅游人的行动纲领。

接下来,联盟将围绕南京研学旅游的品牌核心和工作重点,通过产品线路宣推、系列主题沙龙、资源项目踩线、行业专家拜访、业内民意征集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服务,帮助成员单位拓展市场、提升品质,反馈行业动态及业者心声。

头脑风暴,研学旅游如何突破“景点打卡”模式

成立大会后,开展了首场联盟主题沙龙活动,成员代表以“如何做好研学营地的服务及课程设计”为题展开了交流探讨。野趣国际营地负责人赵梦从服务对标国际、课程连接教育的角度,以研学营地为例进行了话题分享。随后,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在实地考察与交流中,围绕研学营地标准化管理、研学课程体系化设计、研学市场精准化营销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场颇有实效的“头脑风暴”。


大家一致认为,研学旅游应突破“景点打卡”的浅层模式,继续深挖南京研学的特色资源,铸造“研学”与“旅游”相互赋能的理念,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计、灵活化的文旅场景应用、标准化的研学旅游服务,着力构建融旅游与教育于一体的“沉浸式研学场域”,让青少年儿童在研学旅游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知行合一。

赵梦表示,研学旅游联盟的成立将汇聚各方力量,借助政府更多的资源投入和市场上家长、学校对研学的持续关注,从内部秩序管理、服务水平提升、课程设计丰富性等方面实现整体进阶。“以今年暑假即将举办的WTI青少年国际交流营为例,活动吸引了100名来自全球的营员和300名中国营员共同参与,野趣国际营地因自身体量有限,与联盟成员进行资源共享,将营员分配到南京特色文旅项目场地,如联合江豚保护协会开展江豚保护课程,带领营员了解长江大保护后江豚数量增长的原因并撰写相关报告,还会结合南京明城墙等文化遗产设计课程,让中外营员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的魅力。”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裴诗语 文/摄 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