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随着5G-A时代到来,山东移动率先迈出5G-A能力升级步伐,多项首发5G-A应用在山东落地,三载波聚合站点规模开通、通感一体智能低空安防成功落地、核心网智能化等5G-A新业态不断涌现。

在智慧农业领域,山东移动联合德州宁津县农业农村局,打造了5G-A低空专网,打通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各环节的信息跟踪与追溯,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

山东移动综合运用5G-A、遥感、物联网等技术以及实时传输监测终端,建设“数字农业大脑”,构建农业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空”即无人机遥感数据采集;“天”即卫星遥感数据采集;“地”即地面物联网数据采集。


该体系包括天基、空基、地基模块,利用作物生长规律,开展模型参数调整与数据接口开发服务。针对现代农业主栽品种,结合田间试验数据、土壤数据和气象数据集,调试模型参数,生成养分管理、水分决策和病虫害识别等农业模型,实现以图管地、以图防灾、以图决策的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山东移动通过5G-A通感一体无人机搭载近地遥感相机,对土壤、环境和作物长势等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并与卫星远程遥感融合,为各类农业作业计划、农用品投放、气象灾情评估、作物产量预估等提供高价值决策辅助。

在生产前,无人机通过遥感监测,为土壤的地力、肥力做全面体检;在生产中,通过遥感监测作物叶面和植株特征,分析苗情等级、作物面积、病虫害程度,进行产量预估并辅助自然灾害的灾后定损;在生产后,无人机巡检能及时掌握整体收割进度,集中调配农机、抢抓抢收,避免恶劣天气造成的减产减收。

5G-A无人机给农田精准“下处方”,这项“黑科技”让种田效率大幅提升。以往追加肥料大多依靠农户肉眼观察,随着农田规模扩大,农户工作量也相应增加,肉眼观察效率低下。相比人工作业,5G-A植保无人机“一喷三防”作业效率更高、药物喷洒更均匀,不仅节约用药、用肥成本,也极大地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

工作人员只需要利用5G-A遥感无人机进行高效巡田,生成“处方图”,通过无人机系统的数据互通平台,将“处方图”传输至5G-A植保无人机中,5G-A植保无人机便可根据方案自动施肥和喷洒药物,实现全程自动化和精准化作业。

5G-A植保无人机已实现精准施肥,将效率提高10%以上,预计实现每亩农田成本节约20~30元,同时降低15%的肥料使用量,“减肥”和增效得以同步实现。

低空经济助推农业新业态、新模式,以5G-A通感一体无人机为代表的智慧农业应用已逐渐遍布田间地头。山东移动将持续推动5G-A网络规模化建设,落地5G-A智慧农业应用,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篇刊载于《通信世界》2025年3月25日*

第6期 总964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