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阜阳市人民医院针灸科正式揭牌开诊。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洪波,针灸科主任刘宝林,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李龙骧共同为针灸科门诊揭牌。
刘洪波表示,针灸是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数千年历史,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蕴含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哲学智慧,也是保障中华民族健康繁衍的基石。实践表明,针灸对于各种急慢病的治疗有着显著的疗效,对于预防各种疾病也有着明显的优势。希望针灸科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以患者为中心,以科学为指导,以团队合作为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阜阳及周边区域患者对中医服务的需求。
得知针灸科开诊,家住颍泉区的王女士专门来到门诊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的锦旗送到刘宝林主任手中。王女士多年来深受肩周炎痛苦折磨,胳膊疼痛,抬举不了,也干不了家务。知道刘宝林教授被阜阳市人民医院聘任后,专门来院进行针灸治疗。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王女士胳膊也不疼了,也能干家务了,心情也舒畅了。于是,她今天专程向刘宝林主任表示感谢。
据针灸科主任刘宝林介绍,针灸主要有三个作用。
1、镇痛作用: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是疏通经络,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从而有效缓解各种疼痛;
2、调和阴阳:针灸还可通过作用于人体腧穴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免疫调节:针灸可以激活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产生更多的抗体来对抗病原体,从而调节身体的免疫力。
科室介绍
阜阳市人民医院针灸科成立于1952年,现依托于中西医结合科设有病房、门诊,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科室。
科室治疗中心占地200平方米,内设25张治疗床位。现有医护人员19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7人。擅长针灸、中药、小针刀、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耳穴压丸、穴位贴敷、足浴、刮痧、拔罐等中医特色疗法综合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痛、肩关节痛、痹症、腱鞘炎、腱鞘囊肿、筋膜炎、网球肘、中风、脾胃病、失眠、焦虑抑郁、肥胖症、慢性肺病、痛经、面神经麻痹、带状疱疹及后遗疼痛等疾病。
针灸科专家团队
刘宝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三江名医。主持厅局级以上临床科研课题5项,参与各级科研项目5项。在核心期刊及全国各级医药学期刊发表医学临床论文24篇。主编国家规划教材4部,副主编1部,参编3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冶疗》,被中国教育部2011年度评为国家级高等教育规划“精品教材”。临床擅长用小针刀、针灸、穴位埋线、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内服外敷综合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痹症(关节炎)、膝关节痛、肩关节(肩周炎、肩袖损伤)痛、腱鞘炎、腱鞘囊肿、筋膜炎、网球肘、足跟足底痛、滑膜炎、滑囊炎、扭挫伤、痛经、带状疱疹及后遗疼痛、牙痛等各种疼痛性疾病。擅长用中药、针灸、穴位埋线、耳穴压丸等方法综合治疗:中风、失眠、面瘫、眩晕、头痛、面痛、胸痹(冠心病)、心悸、肥胖症、郁证、癔症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胃痛、胃酸、胃胀、便秘、小儿消不良、疳积、婴幼儿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于立恒,主任医师,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主持完成市级课题3项,在中文核心、科技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10余篇。擅长治疗脾胃病、失眠、肝病、咳嗽、月经不调、孕前产后调理、更年期综合征、不孕不育、功能性疾病、亚健康调理等。
刘俊,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安徽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委员会委员,阜阳市体检质控中心主任,临床擅长治疗脾胃病、失眠、焦虑症、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中医药饮食调理、月经不调、亚健康调理等。
刘馨,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阜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睡眠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运用中医理论结合针灸、穴位贴敷、中药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中风后遗症、眩晕、呃逆、带状疱疹及后遗疼痛、呼吸系统疾病等。
王卫民,医师,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擅长运用中医理论结合针灸、中药、穴位贴敷、推拿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面神经麻痹、膝关节炎、急性腰扭伤、落枕、肩周炎等疼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