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非绝症,可一旦对其漠视,便如同踏入深渊

在临床工作中,我遇到两位患者,他们截然不同的经历,真切地展现出这场 “控糖之战” 的残酷与希望。

65岁的张先生,从确诊糖尿病到不得不接受透析治疗,仅仅历经5年。平日里,他总秉持 “糖尿病不痛不痒,无需治疗” 的错误观念,不仅未规律用药,饮食上毫无节制,更是几乎从不监测血糖。实际上,这也是众多未对糖尿病进行系统管理患者的真实缩影。

58岁的李女士,则堪称糖尿病患者的榜样。她患糖尿病的病程比张先生还要长,已有11年之久。但从确诊之初,她便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严格做好自我管理,至今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李女士的控糖经验,极具借鉴价值。尤其是下面这5点:

01

管住嘴有门道

李女士每周都有记录自己的血糖数据,同时做到“管住嘴”。

糖尿病患者吃饭并不是越少越好,关键是要吃得聪明


要想管理好血糖,请记住三个替换:白米饭换成糙米杂粮,肥肉换成鱼肉豆制品,蛋糕换成核桃杏仁。

食物摄入量也有讲究:每餐一个拳头的主食,两大把蔬菜,半个手掌的肉类,炒菜油控制在一节拇指大小。

这样既能吃饱,血糖还不至于波动太大。

02

迈开腿讲方法


李女士还做到了“迈开腿”。

饭后走一走,健康又长寿,运动是血糖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糖友别把日常的家务劳动当锻炼。

有效的运动需满足两个标准:①能说话但唱不了歌; ②额头微微出汗。

一般来说推荐快走、骑车这类"温和派"运动,可以每周5天各半小时,配合2次举矿泉水瓶、拉弹力带的力量训练。

记住:切忌空腹运动,运动前可以吃片全麦面包,运动时随身带糖果防低血糖。

03

测血糖抓重点



李女士每3-6个月定期在内分泌科门诊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每年进行眼底筛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血管及神经等并发症筛查评估。

她年前患者门诊复查结果显示: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尿蛋白定量87.3mg/24h,肾小球滤过率101ml/(min·1.73m²),眼底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病变。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患者重点测两个时间点血糖:早上空腹<7mmol/L,饭后两小时<10mmo/L,每周至少测量2-3次。

如果糖友的血糖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建议有条件戴动态血糖仪行持续葡萄糖监测(CGM)。

每年必做三个检查:查眼底(看是否视网膜病变)、查小便中尿蛋白(看是否存在早期肾脏病变)、查末梢循环(测是否存在神经及微血管病变),这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筛查管理与比单看血糖值更重要。

04

用药别任性


李女士很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目前患者治疗上提倡个体化,降糖药不是毒药,该用药物时不用反而伤身,药物副作用发生率远低于高血糖的危害,定期复查可最大限度规避风险。

定个闹钟吃药,买个分格药盒(现在有带提醒功能的),把药摆在饮水机旁边等等多种方式用药提醒,及时用药。

如果吃药后存在拉肚子或起皮疹等情况,及时找医生咨询调整,别自己偷偷减量。

记住:吃药不规范,钱都白花,罪都白受。

05

养心态要技巧



李女士对于控糖的态度一直很积极,“要科学认识与管理糖尿病,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刚确诊糖尿病时候出现焦虑、惶恐、忧思是很正常的,要摆正心态,逐步去接受事实。

可以试试两个法宝:

  • 加个糖友群,你会发现有人血糖20都能活到90岁;

  • 教家人说"明天我们试试新菜谱"这样非指责沟通模式模式,而不是"你又偷吃"这样的伤人话语。

另外,呼吸放松法也可以缓解心态,每天做10分钟深呼吸(吸气4秒-憋气4秒-呼气6秒),比单纯控饮食更能稳血糖。

糖尿病的管理没有捷径可走,但是我们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这两位患者,恰如两辆行驶在悬崖边的汽车:一辆失控坠落,另一辆牢牢把握方向盘,稳稳前行。

记住:糖尿病或许偷走了胰腺的“自动挡”,但科学的自我管理,能让我们重握人生的“方向盘”。

作者:彭少林 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内分泌代谢与临床营养科 主治医师

审校:杨水冰 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内分泌代谢与临床营养科 主任医师、教授

单位: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内分泌代谢与临床营养科,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怀化分中心(MMC),怀化市科普教育基地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5,17(1):16-100.

[2] ElSayed NA, Aleppo G, Aroda VR, Bannuru RR,etal.Introduction and Methodology: 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2023. Diabetes Care. 2023 Jan 1;46(Suppl 1):S1-S4.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 中国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2017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8,10(1):4-15.
[4] 杨群芳,刘朵,王建晶,等. 数字化工具和机器学习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 数字医学与健康,2024,02(02):113-118.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