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河网报道,自特朗普今年年初重返白宫伊始,“极限施压”就已重新提上日程。只是他最新威胁中提到的“二级关税”听来似乎略显陌生。实际上,伊朗并非唯一面临美国“二级关税”威胁的国家。特朗普曾于3月24日宣布,鉴于委内瑞拉对美国充满“敌意”,他将对购买委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征收25%的“二级关税”。3月30日在接受美媒采访时,特朗普又称,如果与俄罗斯无法就停止俄乌冲突达成协议,且他认定是俄罗斯的责任,美国或将对所有俄石油的买家征收25%至50%的“二级关税”。
特朗普(资料图)
美俄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俄乌冲突爆发后,双方关系更是跌入谷底。近期,美国和俄罗斯、乌克兰之间互动频繁,在沙特举行了多轮会谈。外界本以为俄乌谈判即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停火有望,特朗普却突然变脸,对俄罗斯发出了“最后通牒”。特朗普表示,他对普京质疑泽连斯基的可信度以及讨论乌克兰需要新领导层的话题十分不满,若俄乌停火协议未能达成,他就会将责任归咎于俄罗斯,并实施对俄石油加征“二级关税”的举措。
所谓“二级关税”,并非直接针对俄罗斯,而是针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买家,对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加征关税。特朗普此举意图明显,一方面试图借此向国内民众展示其在解决俄乌冲突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巩固自身支持率;另一方面,通过经济制裁手段对俄罗斯施压,迫使普京在俄乌谈判中做出让步,以实现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利益最大化,比如推动乌克兰局势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进而可能在乌克兰获取更多诸如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权益。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石油出口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俄罗斯一直以来都是能源出口大国,在俄乌冲突前的2021年,俄罗斯出口原油2.32亿吨 。冲突爆发后,虽然面临西方制裁,其原油出口方向有所调整,但石油出口对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普京此前在一次闭门会议上曾表示,俄乌之间的谈判会持续很久,俄罗斯不怕打“百年战争”,这表明俄罗斯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有着自己坚定的立场和长远的战略考量,不会轻易在美国的压力下妥协。俄罗斯当然清楚美国此举的意图,面对特朗普的威胁,俄罗斯一方面会继续在军事上保持对乌克兰的战略优势,另一方面也会积极寻求应对经济制裁的办法。
特朗普(资料图)
在特朗普对俄发出威胁的敏感时刻,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俄罗斯石油的主要买家,成为了影响局势发展的关键因素。先看中国,多年来,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成果丰硕。2024年,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超过一亿吨,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近20%。中国对俄罗斯石油的稳定进口,不仅保障了自身的能源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俄罗斯的经济。对于特朗普可能实施的“二级关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态,中俄合作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国家,也不会受到第三方因素干扰。
这一表态清晰有力,彰显了中国在中俄合作关系上的坚定立场。从实际情况分析,即便美国加征“二级关税”,中国在能源采购方面也具备一定的应对能力和调整空间。一方面,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合作模式多样,除了传统的贸易方式,还包括长期的能源合作协议以及共同开发能源项目等,这些合作关系相对稳定,不会轻易被外部因素破坏。另一方面,中国在能源领域一直致力于多元化发展,积极开拓其他能源进口渠道,加大国内能源勘探开发力度,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以降低对单一能源进口渠道的依赖。所以,美国的“二级关税”威胁很难对中俄能源合作产生实质性的阻碍。
再看印度,其在俄罗斯石油进口方面的情况较为微妙。近年来,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数量大幅增长。2021年,印度进口俄罗斯原油仅占其进口总量的2%,到了2023年,这一比例飙升至33.4%。印度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主要原因在于俄罗斯石油价格相对较低,能够降低印度的炼油成本。然而,面对特朗普的“二级关税”威胁,印度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印度若继续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可能会面临美国的制裁,这对印度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印度的一些经济利益会产生负面影响。
特朗普(资料图)
毕竟美国是印度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之一。另一方面,若印度减少或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寻找替代供应源,不仅可能面临采购成本大幅上升的问题,还可能影响国内的能源供应稳定性。印度国内经济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且印度的能源结构中,石油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来看,印度可能会采取一些折中的办法,例如通过第三方中转的形式继续采购俄罗斯石油,或者在采购量上进行一定的调整,同时也会加强与美国的沟通协商,试图在不激怒美国的前提下,维持自身的能源供应利益。
总体而言,特朗普对俄下的这一“最后通牒”,使得美俄关系再次陷入僵局,也给中印等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抉择。国际局势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未来的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各方都在密切关注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并积极调整自身的战略和政策,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