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当经济发展到头,那么就是战争的开始。



学过马克思的朋友可能会更加容易理解资本主义的实质:上层阶级分蛋糕、分不到了就抢别人的蛋糕最方便。

“对等关税”表面上是贸易政策的调整,实质上是现代战争的一种形式。列宁说过:“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的扩张性和掠夺性达到顶峰,战争形式也更加隐蔽和复杂。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相当于“最大客户”,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是最大厂家。美国通过“对等关税”试图逼迫制造业回流,重建其制造业体系。这是典型的霸权主义行径,是用经济手段实现政治目的。

同志们,历史一再证明,一旦经济陷入停滞,战争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美国在关税之前还做了最后一个努力:就是让马斯克刀口对内,看能砍多少节流出来最好。马斯克虽然全力而为,可惜下面阻力太大,几个部门联合起来,于是他只能偃旗息鼓了。



注意,这是一个重大的信号,就是美国变法失败。那么,接下来他自我改变的路子走不通以后,只能选择另一条路,赌上一把,即便输了,也好过默默衰亡堕落!



而当刀刃砍不动以后,特朗普的第二招就出来了,这招就是刀刃对外,形成合力。这也是解决内部矛盾的一个办法,之前不是很多人质疑:“美国问题这么大,怎么还不解决内政,而是去外面找麻烦呢?”

这其实颠倒了因果,恰恰就是因为内部问题解决不了了。他没有足够的威望对内动刀子,于是只能对外开刀。一方面迎合红脖子的“赢赢赢”,一方面取得KPI巩固自己的合法性。

美国通过“对等关税”逼迫其他国家选边站队,试图重建一个排除中国的“小圈子”。

美国人口有限,把高端产业和利润拿走后,中高端制造业还是可以给日韩德法留口汤的,比如汽车、半导体、工业制造领域等等,双方没有结构性矛盾,可以共存并生活的很滋润。但这放在中国身上就出了问题。

比如中国家电崛起后,老牌日企就衰落了,比如松下、日立、东芝、夏普等等,而这远不够咱们吃的。中国手机崛起,抢的三星的市场,半导体抢的是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的市场,造船业崛起同样对韩国打击很大,汽车产业则几乎把现代和起亚赶出了中国市场。

汽车与高端制造领域,对德国的影响也非常巨大,比如西门子、博世、大众等,甚至连我们自己的国产大飞机C919都出来了,就问法国空客慌不慌。正如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所揭示的,垄断资本通过跨国公司和国际分工实现利润最大化,美国作为全球资本流动的中枢,通过"剪刀差"机制将高端产业利润与低端制造环节进行空间分离,形成了"中心-外围"的依附型经济结构。



至于特朗普口中的“重振制造业”,是根本实现不了的。

红脖子废物根本不想进厂。根本不想工作。

进厂是反人类的。美国不是没有厂。红脖子不想进,黑墨绿进了,红脖子争不过黑墨绿。

因为红脖子幻想中的进厂打工是轻松愉快的,搞搞工会、请请假、摸摸鱼,就会自动给发工资。

真正进厂的辛苦他们干不了。

实际上种地农活他们也干不了,不开机械的农活也是黑墨绿在干。

于是,特朗普就只能换一种思路:你知道我重振不了制造业,我也知道我重振不了制造业,但你不知道我知道重振不了制造业,我就装作能够做到的样子,趁着余威还在,能勒索一把就是一把,反正帝国的崩塌不会在我的手中实现。

和美国彻底脱钩已经是在所难免的了,不要再对世界经贸秩序能回到过去抱有幻想,妥协换不来胜利,过去的妥协也只是为了赢得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而已。

我们以前都学过一篇课文叫《六国论》,不赂者以赂者丧,弊在赂秦也。倒是很像现在美国的情况。

可是,即便这篇文章流传千古,后续很多的朝代、很多的国家,不也一样步了六国的后尘?原因很简单,我知道饮鸩止渴是错的,可我死以后,哪管洪水滔天?只要不在我手上亡了国,其实也没什么。我们历史上的封建王朝是皇帝家天下,连他们都选择了绥靖,选择了子孙后代上断头台,那这些四年换一届的,退下来还能当达利特领班的,那就更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