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近期,也门胡塞武装军事发言人叶海亚表示,胡塞武装击落一架美军MQ-9型无人机,这已是被胡塞武装击落的第16架同型号无人机。这一消息瞬间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也让美国在红海地区的军事行动再次成为焦点。
自2025年3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对也门胡塞武装采取“果断而有力的军事行动”以来,美军对胡塞武装展开了持续空袭。特朗普宣称,胡塞武装在遭到持续猛烈打击后损失惨重,其威胁航运和本地区的能力正在被迅速摧毁。可事实真如特朗普所言吗?
特朗普(资料图)
就在特朗普宣告“胜利”后不久,胡塞武装便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4月1日凌晨击落美军MQ-9无人机只是其中一个例子。此前,胡塞武装也多次对美军及其盟友目标发动攻击。在3月30日,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就说,过去24小时内,胡塞武装对美军部署在红海水域的“哈里·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及其编队发动了打击,为本月以来第10次此类行动 。胡塞武装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援引萨雷亚的话报道,他们使用导弹和无人机发起打击,以此作为对美国空袭也门的回应 。
而美国航母“哈里·杜鲁门”号在面对胡塞武装的攻击时,似乎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强大防御能力。多次遭到攻击,这让美国航母在国际社会面前颜面扫地。要知道,“哈里·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是美国海军的重要力量,代表着美国的军事威慑力。如今却频繁受到胡塞武装这样一支非国家正规军事力量的挑战,这无疑让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形象大打折扣。
特朗普(资料图)
胡塞武装能够对美国航母及无人机造成威胁,其背后的战术和技术值得关注。从战术上看,胡塞武装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他们通过分散部署、伪装诱饵等方式,让美军难以精准定位和打击。而且,胡塞武装善于抓住美军的弱点,比如利用美军依赖高科技装备,对其无人机等装备展开针对性攻击。在技术方面,有分析认为,胡塞武装可能通过伊朗技术支持获得防空系统升级,结合电子干扰与光学制导导弹,形成了“低成本反高科技”战术 。胡塞武装甚至在击落无人机的过程中,使用改装民用设备进行目标锁定,凸显了非国家行为体在技术反制上的创新突破。
再看美国方面,其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美国的空袭行动在国内面临质疑。此前的“群聊泄密门”中,副总统万斯就提到,美国民众可能无法理解美军为什么要对胡塞武装发起打击,因为美国在苏伊士运河的货运占比并不高,相反欧洲更加依赖这条航道,因此袭击胡塞武装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如今空袭没有取得理想成果,特朗普的这一决定面临着更大的国内舆论压力。另一方面,从军事成本来看,美国对胡塞武装的空袭耗费巨大。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从掌握行动进展的美军人士处了解到,自3月15日空袭行动开始以来,总成本已接近10亿美元,仅消耗的武器就价值数亿美元 。但即便如此,胡塞武装威胁红海航运的能力并未被有效削弱。
特朗普(资料图)
与此同时,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还面临着地区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的风险。伊朗作为胡塞武装的支持者,一直对美国的行动表示强烈不满。伊朗官员曾表示,若美国继续对胡塞武装采取行动,伊朗将采取相应措施。美国对伊朗也采取了“极限施压”政策,双方关系紧张。一旦局势失控,整个中东地区可能陷入更大规模的冲突,这对于美国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今,胡塞武装不断发布击落美军无人机等重大消息,特朗普想要通过军事手段迅速解决胡塞武装威胁的计划已经落空。美国航母在红海的遭遇,也让美国的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挑战。未来,美国在中东地区究竟该何去何从,是继续加大军事投入,还是寻求政治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国际社会都在拭目以待。而红海地区的局势,也因为胡塞武装与美国的对抗,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