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成员哈利勒·哈亚发表讲话,阐述了哈马斯对加沙停火谈判的立场。哈亚指责以色列一直在拖延并逃避达成后续停火协议,目的是延长冲突并确保其政府尽可能长时间地执政,而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一直含糊其词,并破坏了所有斡旋方推动达成协议的努力。哈亚强调,尽管以方在第一阶段一再违反停火协议,但哈马斯仍遵守协议的所有条款,并与相关斡旋方合作,迫使以方履行其义务。



巴以冲突(资料图)

自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宛如人间炼狱。据相关统计,已有超5万人在冲突中失去生命,受伤人数更是多达11.3万。大量民众流离失所,生活陷入绝境,整个加沙地带的基础设施几乎被摧毁殆尽。而以色列近期以“哈马斯拒绝延长停火协议”为由,悍然恢复对加沙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并且针对哈马斯高层展开了一系列所谓的“精准打击”。

在这一轮军事行动中,以军可谓来势汹汹。就在不久前,3月18日,以军的袭击致使加沙地带政府领导人伊萨姆·达利斯等四位哈马斯在加沙地区的高层官员不幸丧生。仅仅5天后,原本在纳赛尔医院接受治疗的伊斯梅尔·巴侯姆,接过了哈马斯加沙地带政府领导人的重担,然而,命运对他太过残酷,上任仅仅5天,便在以军对纳赛尔医院的空袭中不幸遇难。这不得不让人惊叹,以军的情报工作似乎做得极为“到位”,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锁定并成功实施对新领导人的“斩首行动”。

在此次针对巴侯姆的袭击之前,以军在3月22日还杀死了哈马斯另一名高级官员萨拉赫·巴达维尔。据哈马斯消息人士透露,自2023年10月起,哈马斯政治局成员中已经有11人惨遭杀害。以军这种频繁针对哈马斯高层的“斩首战术”,意图十分明显。从以军的角度来看,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迅速瘫痪哈马斯的指挥体系。毕竟,一个组织的领导层对于组织的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领导层被破坏,整个组织的决策、协调等功能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战斗力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冲突下的人们(资料图)

就拿这次巴侯姆遇袭事件来说,以军声称纳赛尔医院是哈马斯策划袭击的“军事据点”,巴侯姆在医院内“指挥针对以色列平民的恐怖行动”,所以他们的打击目标是“藏身民用设施的武装分子”。以军还强调,此次袭击是依据大量情报展开的,并且使用了精确武器,目的是尽量减少对该地点其他方面的伤害。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哈马斯方面坚决反驳,他们称巴侯姆当时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以军的袭击完全是“蓄意针对平民的冲突罪行”。从加沙卫生部门提供的数据来看,仅3月23日这一天,以色列对拉法和汗尤尼斯的袭击就已造成至少4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以军的军事行动给当地平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了大量无辜生命的消逝。

国际社会对于以军频繁袭击医院等民用设施的行为也是高度关注,并且引发了强烈争议。根据国际法规定,医疗设施在冲突中理应受到保护,除非其被证实确实被用于军事目的,否则是不能被随意攻击的。在此次事件中,以军以医院被哈马斯利用为借口发动袭击,但是却未能提供足够有力的证据来支撑这一说法。相反,哈马斯方面的反驳以及平民大量伤亡的事实,让以军的行为显得疑点重重。国际社会众多国家纷纷呼吁以色列保持克制,停止这种可能导致人道主义灾难进一步恶化的军事行动。但以色列方面似乎不为所动,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推进军事计划,这无疑使得巴以之间的矛盾更加难以调和,和平的曙光愈发黯淡。



巴以冲突(资料图)

巴以冲突的持续,不仅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抗,背后还涉及到复杂的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因素。从政治角度来看,以色列国内的政治局势对其军事行动有着重要影响。内塔尼亚胡政府面临着国内诸多问题,通过在巴以冲突中展现强硬态度,试图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而从外交方面来说,以色列与一些西方国家的关系紧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外部支持,这也使得其在军事行动上更加有恃无恐。对于哈马斯而言,他们代表着巴勒斯坦人民对自身权益的诉求,抵抗以色列的占领和压迫是其一直以来的使命。在这种情况下,以军的“斩首行动”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对哈马斯的组织架构造成冲击,但从长远来看,反而可能激发巴勒斯坦人民更强烈的反抗情绪,让冲突陷入更加难以平息的恶性循环。

如今,巴侯姆的遇袭身亡,让巴以冲突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未来,巴以双方究竟何去何从?和平的希望又在哪里?这一系列问题如同沉甸甸的巨石,压在每一个关注巴以局势的人心中。是继续在血与火中相互厮杀,让更多无辜生命消逝,还是坐下来,通过平等、公正的谈判,寻求一条真正能够实现和平共处的道路?这不仅考验着巴以双方的智慧和勇气,也是对国际社会的一次重大考验。毕竟,巴以冲突的和平解决,对于整个中东地区的稳定乃至世界的和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