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一对夫妇在新疆干果店被宰9800元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令不少网友愤怒的是,就当被宰夫妇请来相关部门,期望其能为自己“支持公道”时,得到的却是“和稀泥”式的“敷衍”。

玩味的是,事后当事人表示,自己并不是对商品本身有什么异议,就是觉得太贵不想要了,可结果明明自己手都没有碰过,却不允许退款。

到底是什么干果能卖到9800元的天价?处理结果又为何对游客如此的“敷衍”呢?



9800元到底是不是“自愿买卖”?

今日,一位名为“燕子”的女子和丈夫去新疆旅游时,想着既然来都来了,干脆买点特产回去吧,于是就走进来一家干果店挑选了起来。

最后,女子在挑好一些干果和胎菊后就去结账了,结果扫完付款码一看可傻眼了,9800元!其中干果1000多元,胎菊8000元!

看到这里的时候,女子也懵了,不是200元一公斤胎菊吗?怎么会这么贵呢?



网上的胎菊价格

结果一问才知道,原来不是1公斤200元,是1克200元!

到底是什么菊花,能卖到这个价位呢?要知道,某东平台的特级胎菊,也才30元一斤!

毫无疑问,这明显是被宰了,于是女子就想趁现在还没有碰过商品,赶紧给老板说自己不要了,要求退款。

可老板的回答,就令她更吃惊了,商家表示,这批商品“已经上过称”了,退不了。













商家回应

什么?小编没有听错吧?还第一次听说有商品,连一根指头都没有碰过,只因称了一下,就不允许退款的情况,你确定这不是“明抢”吗?

可更令小编没想到的是,面对这种情景,商家还摆出一副“委屈”的嘴脸:数字我有没有骗你?既然没骗你,也没有“强买强卖”,那就是“自愿”达成的合作,又有什么理由给你退呢?

开什么玩笑,但凡是一名正常人都知道,人家要是了解到这个东西有这么贵,谁会来你的东西?



商家回应

9800元!“月入三千族”三个多月的工资啊!你当钱是大风刮来的吗?说不能退就不能退?

况且,人家顾客更是连一根指头都没有碰过,也不存在使用的情况,唯一的“上称”,也是你商家自己的东西,凭什么以此为由来拒绝呢?

对此,游客也是十分委屈,表示好好好!你既然说“自愿”,那我现在觉得太贵不想要了总行吧!







商家回应

结果没想到游客说一句,商家怼三句,他表示这里是实体店不是网店,我们可没挂牌七天无理由退货!

随后他还“阴阳”道:你要是觉得贵了,你就可以先问问本地朋友哪里买东西便宜对不对?那本地朋友为啥不带你?不提前告知你呢?

老实讲,当小编看到这里的时候,生气甚至都不足以形容此刻的情绪了。

就这,商家还为自己辩解,说这是“自愿合作”,不算“强买强卖”。



商家回应

自愿你到是把钱退给人家啊?你扫人家付款码的时候是“自愿”,回过头人家扫完一看这么贵,不想要了就不是“自愿”的了?

妥妥的强盗思维!

而且还嘲讽人家游客“本地没有关系能怨谁”,开什么玩笑!合着以后游客去新疆旅游,没有本地朋友甚至连店都不配不进了呗,只配被宰呗。

无奈之下,游客只得拨打电话,期望相关部门能到这里评评理,来主持一下公道,却没想到,等来的不是希望,而是彻底的绝望。



商家回应

一边倒的场面

令当事人和不少网友诧异的是,在工作人员到店里在听完商家的“诡辩”之后,竟开始为对方说起了“好话”。

从网友发布的现场视频来看,面对游客的诉求,他们竟然是这样回复的。

有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你觉得价格有问题,就去12315投诉对不对,没有必要在这里吵。



相关部门的回应

对此,游客解释道:人家几十块钱的胎菊,你这个卖几千,其意思就是暗指已经贵的非常明显了。

随后游客向工作人员问道:你自己觉得,买个菊花几千块合适吗?

然而,他并没有接这个话茬,而是反复强调“觉得价格有问题,就打电话给12315或者工商管理局,我们只是来调解纠纷”。



游客质问

说是来“调解”纠纷,结果人家游客问你觉得贵不贵,连话都不敢接,这到底算哪门子调解啊!

到头来人家花了9800元在店里委屈一下,就被提醒“不要在这里吵,没有必要”。

如果游客发生纠纷了,都是这种处理态度的话,以后谁还敢来这里游玩呢?



相关工作人员的现场回应

好在经过市场监督管理的努力和多方协调之下,商家老板最终是表态愿意退回消费者的全部费用。

后续一经曝出,开始有不少网友对新疆文旅调侃道:都说你这厉害,现在看来果然名不虚传,唐僧路过都能变“贫僧”了。

也有网友表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本地人,无论是去农贸市场,还是现代超市,所有商品的计量单位从来都是以公斤为准的。



最终处理结果聊天截图

就从来不会问“多少钱一克”,很难不相信此举是不是专门为外地人所“准备”的。

因此,小编也是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真想要去某个地方旅游,一定多去问问其它的地方的价格,货比三家,再决定是否要买。

尤其是付款前一定要问清楚到底多少钱,毕竟大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这样也能更好的保障我们消费者的权益。

如果你实在不清楚价格,也可以到网上去看看,当地IP的朋友是怎么去描述那里的物价的,不然等到你真滴买到“宫廷玉液酒”,那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信源:博主“失而复得1120” 2025年4月7日关于“新疆买干果被宰9800当事人发声:相关部门介入,商家作退款处理”报道



信源截图

结语

最后小编其实还有一件事想不明白,作为新疆那么出名的景点—大巴扎你敢这么干,把原本几十块一斤的菊花卖到几千块的天价,其经营的初心真滴是为游客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吗?

建议有关部门还是查一查为好,省得这些商家到五一假期又给新疆文旅整出幺蛾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