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1点多,一段视频在社交平台上迅速传开,显示出一栋位于威海南海新区全球候鸟度假地小区内的住宅楼,多层阳台突然发生了大规模坠落现象。
视频中可见,从六层楼的不同时段均有阳台脱落的情况出现。事发时,有网友在视频中紧张提醒:“还好这里没有人居住,要是有人在下方,后果不堪设想!”
据当地住建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事发楼栋目前确认无人入住,因此幸运地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工作人员正组织力量对该小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有网友表示:“真是惊险万分,建筑施工和监管一定要更加严格,不然下一次可能就不是幸运没造成人员伤亡了。”
另一位网友反驳称:“视频虽刺激,但看到没人住,也只能说是虚惊一场。不过这也提醒大家关注小区管理和设施维护的重要性。”
“全球候鸟度假地”这一充满诗意的名字,掩盖的却是中国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开发的典型乱象。公开资料显示,全球候鸟度假地小区最早于2013年建成。
这类项目往往打着“旅游地产”“养老天堂”的旗号,在远离市中心的荒地上快速圈地盖楼。开发商为压缩成本,偷工减料成为潜规则:混凝土标号不足、钢筋数量缩水、结构设计敷衍……而地方对验收环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位威海房产从业者透露,该小区交房时正值当地地产扩张高峰期,“许多楼盘为了赶工期,连基本的养护期都省了”。有网友指出,外墙断裂处连钢筋都没有。
更致命的是,这类项目多瞄准外地投资客,业主入住率低,日常维护形同虚设。无人居住的楼房,如同被遗忘的试验品,默默承受风吹雨打,直到某一天轰然崩塌。
事故起因有待查明,其建筑质量是否合格,目前也正由当地有关机构重新进行检测,结果尚未明晰。
但不论检测结果是否合格,有关方都有问题要回答。当然,需要的不只是一个“合格”或“不合格”的简单结论,还有更多的证据与释疑,有更让人信服的监管体系、更完善的安全守护机制。行动远比结论更有说服力!
素材来源于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