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业有专攻,匠心谱芳华。为更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实践中得以锤炼和提升,我校开展了第三期教师一人一课展示活动。每一位执教教师均以严谨的态度认真备课,力求各教学环节细致、出彩。现在,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走进精彩课堂吧!
科学课——宋寒梅老师
《登上月球》
《登上月球》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第三课时,主要围绕月球的科学知识和人类登月的历史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实验设计和结果报告来评估他们对月球知识的掌握程度。观察学生在模拟实验和科学史学习中的参与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总体而言,《登上月球》课程旨在通过互动式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月球的科学知识和人类登月的历史,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科学课——王金环老师
《植物的花》
春日的科学课堂生机盎然。老师开篇描绘街头繁花盛景,引出疑问:花儿为何这般美?随后播放花开视频,引得学生惊叹连连。紧接着学生亲手解剖花朵,观察记录结构,小组讨论分类。课程尾声,大家用花瓣制作书签,留住春日花韵,一堂课下来知识与美好尽收囊中。
语文课——葛青青老师
《中国美食》
本课是以形声字为主体的归类识字,形声字分布在美食名中,主要包括“艹”“火”“心”三个偏旁。美食包括七种菜肴和四种主食。以图片配汉字的方式呈现菜肴名,以列举的方式呈现主食名。
七种菜肴名,每种包含着一种烹饪方法。表示烹饪方法的有“煎、烤、煮、爆、炖”五个生字,表示疏菜名的含有“菠、茄、蘑、菇”四个生字,都是需要识记的形声字。每种菜肴均配有色彩鲜明的图片,图文并茂,让学生在识菜名的同时又能了解制作方法、理解字义,一举多得。四种主食名包含需识记的“蒸、炸、饺、酱”等形声字。“我还能说出更多的家乡美食”,是基于学生经验的美食种类拓展,是对第一、二部分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本课出现的美食均为生活中常见的,利于学生自主朗读以及识记与美食相关的形声字,了解丰富的中国美食,感受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
科学课——贾延钊老师
《植物的花》
贾延钊教师通过学生课前演讲和趣味谈话激发学生对植物的探究兴趣。借助实物和高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樱花花和桃花,让学生直观感受花朵结构差异,认识花的多样性。并运用提问、交流和演示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解剖花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认识花的结构,区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并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授粉概念和不同花的传粉方式。整堂课,贾老师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达成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对植物开花知识的理解,开启植物世界探索之门。
课例展示结束后,两位授课教师依次进行了课后反思,从“异构”到“共研”进行了深度思考,为后续的交流研讨奠定了良好基础。
语文课——李娅林老师
《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日》是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二则》中的一篇文言文。本课教学设计凸显新课标理念及单元语文要素:通过字理分析"辩"字、思维导图梳理观点,培养文言理解与思辨能力;借助诵读演绎、关联"知之为知之"等经典,传承文化精髓;创设辩论情境促进语言实践,结合科学知识拓展跨学科认知。
数学课——孙秋彩老师
《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课程以“城市噪音污染”为情境导入,引导学生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提出数学问题,如计算污染城市占比等。教学中重点讲解异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及混合运算的规则,强调通分与约分技巧,并通过逐次通分或一次通分的方法优化计算流程。课程设计注重知识迁移,结合环保教育,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在于灵活选择通分方式及运算顺序的掌握,通过例题解析、小组合作与分层练习巩固知识,提升运算准确性和应用意识。
数学课——辛燕老师
《用方向和位置确定位置》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一课以军事沙盘图等生活情境为依托,引导学生通过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精准描述物体位置。教学内容包括理解“北偏东/西”等方向术语、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结合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并综合描述位置。教学重点为方向与距离的结合运用及角度表示,难点是角度的准确测量与方向描述的规范性。教学过程通过情境导入、测量探究、实践应用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步骤:确定观测点→测量方向角度→计算实际距离→综合描述,同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如导航、路线规划),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科学课——周杰老师
《种子发芽了》
《种子发芽了》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种辣椒来了解辣椒的生长过程并进行有效的观察,进而总结出其他常见植物的一生需要经历哪些阶段。本课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材用农谚引入,引导学生思考种子时怎样发芽、生长的,植物的一生经历哪些阶段?第二部分是活动过程,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种植辣椒的一般步骤,了解辣椒的生长过程。第三部分是拓展活动,给自己种的辣椒做一份生长档案。经过一段时间的种植,通过做辣椒生长档案,引导学生梳理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等过程作完整地认识。
数学课——金丽老师
《比例尺的意义》
金老师执教了《比例尺的意义》一课,由研究战术需要画足球场平面图的情境提出问题,引入对比例尺知识的学习。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自主绘画、合作探究来设计并选取最佳设计图,从而认识比例尺、明白其意义、知道其分类,发展学生的模型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受比例尺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在教育征程中,一堂堂精彩课堂的背后,是老师们在备课阶段的精心打磨。他们反复雕琢教学内容,只为给学生呈上知识盛宴。而优秀教师也在长期课堂实践中不断沉淀,实现自我进阶。
让我们以更饱满热情、更专业能力,精心打造每一堂课,让课堂绽放光彩。助力孩子们在充满智慧与活力的课堂中汲取知识、培养能力、塑造自信,向着未来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