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葆元
泉城济南,山城重庆。如何就有了“山城”济南?任何定位都不是用来固守的,发展打破定义,定义改变定位,是时代校正出来的认知。
前段时间,我走进济南佛慧山。在这座城市过去上千年的城建史上,它一直是荒山。北魏时期留下了几座造像,只有它们守护着这里的荒芜,随山岩风化去。
曾经去寻访那座叫“开元”的寺,这两个字让人心动,是唐玄宗的年号,它的元年始于713年。这座寺始建于济南城厢,不知何故迁址于此,也算是一次城市的拓展。至今寺前石阶明亮如镜,那是游客的鞋底伴着岁月擦出来的。
今日之开元寺,断壁残垣被今天的艳阳照抚着,这些残缺把人的眼光引向来路,看到更多的是一个城市的延伸。
如今,古寺前建起石的牌坊,只题“开元胜境”,把一条被山洪和脚步踏成的乱石路修成整齐的石梯。去过几次,因山高路远,到寺为止。
山上有一座大佛头,高若层楼,以高寓雄,千年来俯瞰着这座城市,应该是变迁的见证者。我曾几次与“他”攀谈,“他”却不语,世界就在眼前。
突然听说山后又辟出一条彩路,平坦如带,好奇心驱使前往。那是一个周六,双休第一日是最开心的日子,有两天闲暇供你挥霍,山路上挤满享受时间的人,大人直走得喘气捶腿,孩子们一手握一个核桃在敲击。
开始我没有介意,小孩子玩耍,什么新奇的玩法都能想出来。没走几步,就见又一个女孩一边走一边敲击核桃。孩子们组合起来,不约而同就不是偶然了,孩子们在干什么?再上几级台阶,听到一片敲击声,循声走去,路旁一道石梁如桌,卧在山路一侧,石后是山坡与松林,五六个孩子蹲在石梁前磕着核桃,声音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忍不住问旁边的家长,家长告诉我,孩子们在引松鼠呢!
噢,这山上也有松鼠?看来孩子们不止一次上山,他们携带核桃,为松鼠而来。莞尔一笑,各自走各自的路,我们向后山走去。
后山果然“新”了,打破原始就是时代的新。下几组石阶之后,便走上一条柏油道,中间有彩色的路标引导脚步,道旁有导游牌子,犹如城市里街坊巷闾的标牌,告诉你此景何景。
循着彩色的路走,就走进了深山,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山,眼前一片凌乱的曲线勾勒出十数座不认识的山。不是“藏在深闺人未识”,是我们压根儿就没走进“闺阁”,才翻过门槛,她们的妆容就让我们惊艳不已。
果然,一条柏油路伸向三个方向。在这里辨认、从路牌上推测全没有用,那些标识的地方没有去过,即使走过去依然是未知套着未知。走进未知的连环,可能是一次开拓,也可能是一次迷失。这里与熟悉的市井只隔着一座山。
我决定沿着彩路走,走进了一条既熟悉又陌生的山坳。说它熟悉,是六十年前我们每年春天都到这里刨鱼鳞坑,那是树坑,鱼鳞般遍布山坡。山坡像一个滑梯,但怪石嶙峋,就在石的坡上开凿掘坑,然后种下一株柏树苗。
就这样熟悉了这里的山谷。山谷诱人,曾发誓走进去看看。人都有一种欲望,看见山就想登上去,不站上山头心里总留遗憾。
万事阻挡了脚步,也阻挡了念头,心里所期盼的所有攀登都被搁置,只留下嗟叹。现在的行走竟是与早年时光的对接,原来我们从没有被阻拦,只是在安逸的城市里徘徊了一圈又回来了。
时光改变一切,当年的小柏树已经长成大树,绿葱葱从山底铺上山头,这山谷作证,一定有几棵树是我种的!哪几棵呢?不知道。它混在无数树木中,构成了林。有些事是不需要留名的,除了作品,没有一件商品留下工匠的名字。说工匠精神,伟大之处其实在此。
走出几步,山就变了。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直感到山在起舞,摇曳着、奔腾着,载着青松与红枫在身边跳跃。草衰了,山石的肌理展露出来,懂丹青的人都懂,那是大自然笔下的皴与点染,天地构成一幅画,走进去,不如意之处,稍加点染就是眼前的锦绣。
记不住拐了几个山弯,突然就看到一片楼群,二十多层的高楼错落着排在山坳里。有几处人家的窗户遥对着山道,小区与山峦构成人间仙境。
济南城已经从泉水边延伸进山中,谁说这部分写字楼、商业楼、住宅楼不是山城?山里有泉,该怎样定位这样的居处呢?有一日,山中的小区之间架起高架桥,脚下这条彩路与高架路连起来,鲁中山区也许就真的成为山城。
一只松鼠突然翻过路边的石栏向我们跑来,它一点都不犹豫,熟人般跳到脚下,向我们讨要食物。我们都站住了,不约而同地把手伸给这个小家伙,没有准备,充满惊喜。
我们有喂养小区流浪猫的经验,几番交道,不管有没有食物,只要邂逅,那些猫都会和我们玩一会儿。面对迎接我们的松鼠,实在拿不出礼物给它,心中充满歉意,于是对它说,对不起,下次一定给你带来!
我们没有那些孩子的经验,敲着核桃走路。松鼠懂得,看到我们只张着手,掏不出任何东西,一转身跳着走了,它跑得很快,转眼就隐入松柏的林子里。
后面的路途就充满遗憾。松鼠是大山的精灵,我们在河北苍岩山遇到过松鼠,在西子湖边也遇到过松鼠,那里的松鼠直接跳到手上抢东西吃。
前边又传来敲击核桃的声音,转过山弯,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小女孩边敲边用眼睛搜寻,我们告诉她,前边就有松鼠。那母亲闻听,说,快跑!母女俩向着有松鼠的地方跑去。
(本文作者为山东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辞赋》社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