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消息,4月3日一则重磅消息震动国际舆论场:俄罗斯最高经济谈判代表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彼时正在华盛顿紧锣密鼓地开展改善俄美关系的会谈。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克里姆林宫官员对美国发起的最高规格访问,外界纷纷猜测这是否是双方关系缓和的破冰之举。但戏剧性的转折随之而来,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财政部突然宣布新一轮对俄制裁,将多名个人与多个实体列入制裁名单。一边是俄罗斯怀揣诚意积极叩响对话之门,另一边美国却毫不手软地挥舞制裁大棒,这种看似矛盾的互动,把俄乌冲突未来走向搅得更加扑朔迷离。



俄罗斯谈判代表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资料图)

德米特里耶夫绝非一般外交官员,他身兼俄总统负责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的特别代表,同时掌舵俄主权财富基金“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在俄罗斯经济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其在“电报”平台透露,此次访美任务由普京总统亲自委派,目标是与特朗普政府官员展开深入交流。德米特里耶夫坦言,重建美俄对话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漫长且艰难的过程,要一步一个脚印推进。但每一次面对面的坦诚交流,都如同在荆棘中开辟出一条小径,能够让双方在相互理解的道路上前进一小步。他特别强调,一旦美国方面真正领会俄罗斯的立场,那将为双边在经济投资等领域的建设性合作,撕开一道全新的口子,创造无限可能。

俄罗斯此番急切寻求与美国改善关系,背后有着深刻的现实考量。俄乌冲突长期胶着,战火持续燃烧,俄罗斯经济受到全方位冲击。西方阵营在美国的牵头下,多轮制裁如密集炮火般袭来,金融领域,俄罗斯银行在国际结算体系中受限,资金流动受阻;能源产业,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出口面临运输、销售等重重阻碍;贸易层面,诸多俄罗斯企业被排除在国际供应链之外。这些制裁致使卢布大幅贬值,民众财富缩水,大量资本出于避险心理外流,国内经济增长势头被强行按下“减速键”。在这般内忧外患的困境下,俄罗斯试图通过与美国对话,缓解制裁重压,为国内经济复苏注入一剂强心针,同时也寄希望于借助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影响力,推动冲突朝着和平解决的方向发展。毕竟冲突每多延续一天,俄罗斯在经济、社会民生以及国际声誉方面,都要付出难以估量的代价。



普京(资料图)

把目光转向美国,面对俄罗斯的主动示好,美国却依旧保持强硬姿态,丝毫没有放松对俄制裁的迹象。尽管此次新一轮制裁涉及的个人和实体具体信息尚未完全公开,但从过往美国制裁俄罗斯的惯用手段和目的来看,其意图昭然若揭。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美俄关系便坠入“冰点”,美国联合盟友,对俄罗斯发起多轮制裁,制裁范围广泛且深入,几乎涵盖俄罗斯经济的各个关键领域。这些制裁让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陷入发展困境。即便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尽管特朗普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改善美俄关系的意愿,但在实际政策执行中,制裁措施依旧频繁出台,从未真正停止。

此次在俄代表访美这一敏感时刻宣布制裁,背后的缘由错综复杂。在美国国内政治生态中,部分政治势力长期将俄罗斯视为重大威胁,对俄强硬立场成为他们获取政治资本、巩固自身政治地位的有力工具。通过不断制裁俄罗斯,这些政治势力得以向选民展示自己维护美国利益、对抗外部威胁的“决心”。从国际战略视角分析,美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试图扮演主导者角色,凭借制裁手段持续向俄罗斯施压,旨在迫使俄罗斯在领土争端、地缘政治布局等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从而维护美国在东欧乃至整个欧洲地区的战略利益,巩固其全球霸主地位。



俄罗斯(资料图)

回顾历史,美俄关系的起伏跌宕与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紧密相连。冷战时期,美苏作为两大超级阵营的核心,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激烈的军事、政治、经济对抗,军备竞赛让世界笼罩在核战争的阴霾之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美国本期望俄罗斯能全面倒向西方阵营,但俄罗斯独特的地缘政治位置以及大国情怀,使其无法完全按照美国的意愿行事,双方在北约东扩、中东事务等问题上分歧不断,矛盾日益加深。

展望未来,美俄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博弈仍将持续。俄罗斯积极对话的诚意固然可嘉,但美国的强硬制裁使得和平解决冲突的道路布满荆棘。若美俄双方不能放下成见,寻求切实可行的沟通机制,冲突极有可能进一步升级,给俄乌两国人民带来更深重的灾难,也将对全球能源市场、粮食安全以及地缘政治格局造成难以预估的冲击。国际社会普遍呼吁美俄保持克制,通过平等、有效的对话,推动俄乌冲突早日实现和平解决,恢复地区的稳定与安宁。而美俄两国究竟会如何调整战略,是继续在对抗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还是能找到合作的平衡点,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拭目以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