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林秀芝,今年56岁,初中学历,出生在一个小县城底下的小山村。

20岁那年就嫁给了现在的老伴——周建国,我们结婚已经33年。

我们这个年纪的农村女人,哪有什么选择?



门当户对、媒妁之言,父母一句“这个人不错”,我就嫁了。

婚后,我一直在镇上的食品厂做工人,那时候工作不轻松,早上六点出门,晚上八点才到家,风雨无阻。

后来厂子倒闭了,我就去镇上的小超市打工,一干就是十几年。工资不高,但能贴补家用,还能挣点养老的钱。



我和周建国有两个孩子,大女儿早就出嫁了,小儿子还在外地打工,三十好几了还没结婚。

我们夫妻俩,这些年过得其实并不亲密,甚至可以说是各过各的。

结婚头五年,我们还算正常夫妻,后来经济压力大,性格不合,吵架变多了,就慢慢变成了“AA制”的生活方式——饭各吃各的,钱各管各的,家务谁看不惯谁做,连出门都不一起走。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28年。别人听着觉得不可思议,可我们早已经习惯了。

直到最近,周建国的母亲,也就是我那位几十年几乎没说过几句话的婆婆去世了。他竟然开口让我跟他一块回去参加葬礼。我看着他,冷冷地回了一句:“我们不熟悉。

02

说起“我们不熟悉”,并不是我无情。而是在这个家庭里,我从来都没被当成一家人。



我刚嫁进周家那年,才20岁。

周建国的母亲——我那位婆婆,是典型的农村老太太,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

我是家里排行老二,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两个弟弟。



父母为了让我嫁得好,东拼西凑给了我一笔嫁妆——两床新被子,一口木箱子,还有一只金耳环。

可我进门第一天,婆婆就冲我摆脸子。

她的第一句话是:“你娘家能拿出啥?我们家可不是养闲人的。

我记得那天晚上我偷偷哭了一晚上,周建国却一脸冷漠地躺在床上,连问都没问一句。后来我才知道,他从小就是他娘最宠的,什么事都听她的。哪怕我受了委屈,他也从不站在我这边。



婚后不久,我怀孕了。婆婆整天站在厨房门口盯着我,嘴里念叨着:“要是个儿子就好,要是闺女,哼,没用处。

我偏偏生了个女儿。坐月子那天,婆婆连厨房都不进一趟。孩子哭了,我一个人抱着她哄,喂奶,换尿布,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那时候,我恨不得立刻离开这个家,可看看襁褓里的女儿,我咬牙坚持了下来。

第二年再怀孕,婆婆天天围着我转,做红枣汤、炖鸡汤,嘴上还说:“这次一定得是个带把的。

结果,是个儿子。婆婆高兴坏了,整天抱着孙子不撒手,对我也“和气”了几分。可这份“和气”,不过是因为我生了儿子而已。她从来没把我这个儿媳妇当家人。

孩子稍大些,我去食品厂上班,婆婆帮着带孩子。表面看,是帮忙,实则是掌控。她每天给孩子穿什么、吃什么、怎么教,全都她说了算。我要是说一句不同意见,她就冷脸:“你一个上班的,哪懂这些?

我和周建国之间的感情,也在这种生活中一点点被磨没了。他从不参与家务,从不带孩子,工资交一半,另一半自己留着。他嘴里总说“男人要有点自由”,可实际上,那些“自由”就是饭局、牌桌、喝酒。

我曾经多次和他吵:“你到底把我当老婆还是保姆?

他就甩开手:“你不愿意可以离婚,没人拦你。

可我能去哪?娘家早已无力接纳我,我也不想让两个孩子受罪。于是,我们就这样冷战、分居、各过各的。

有一年,我实在受不了了,回了娘家半个月,想看看他会不会来找我。结果呢?他连一个电话都没打。后来还是女儿打电话让我回家,说弟弟想妈了,我才咬着牙又回到那个冷冰冰的家。

再说婆婆,她对我女儿的态度一直冷淡。

孩子从小就知道“奶奶不喜欢我”,每次回老家,她都小心翼翼地躲着。

可是对孙子,就完全是另一副面孔,买好吃的、做新衣服,全都给他。

甚至还说:“以后这房子是给建军的,不关你姐的事。

那时候我就明白了,在这个家,我女儿永远是“外人”,即便我是她们的母亲,也无法改变。

等到孩子们长大了,婆婆年纪也大了,身体不好,住院那年我曾去看过她一次。

她看见我,连眼神都没给我一个。

我坐在病床前,喂她吃了几口粥,她咳嗽了,我递纸巾,她却把头扭过去。

我当时心里只剩一句话:你这辈子,对我就没有一点点温情。

后来她出院,回到老家养病。我再也没去过她那边。她也没来找我。她对我冷,我也学会了冷。我们之间,从来没有过真正的交流,甚至连一次真正的母女间的对话都没有。

前几天,周建国突然跟我说:“妈走了,我们回去一趟。

我愣了一下,随即冷笑:“我们?我回去干嘛?她跟我不熟。

他皱着眉头:“再怎么说也是你婆婆,你一个媳妇,连葬礼都不参加?

我看着他,语气平静:“她这辈子没拿我当一家人,你凭什么让我回去?

他沉默了半天,说:“你太过了。

我回他:“不,是你们太过了。

那天晚上,我们谁也没再说话。我知道,他还是去了老家。可我,就坐在这个小屋里,泡了一壶茶,望着窗外春雨飘落。脑子里一幕幕回放着这些年我受过的委屈、忍耐、冷漠和孤独。

我从没指望过婆婆会爱我,可我至少希望,她能把我当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儿媳”这个符号。

03

婆婆的葬礼结束后,周建国回来没再提这事。他沉默了几天,然后说:“妈临终前,说你其实是个好媳妇,只是她这辈子太固执。

我听完,没有太多反应,只是淡淡地笑了笑:“晚了。

有些事情,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她的认可,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终于明白了,女人的一生,不该在沉默中忍耐中度过。

如今我56岁,还有几十年可以活。我不想再做那个什么都不说、什么都忍的“好媳妇”了。我想去跳广场舞、去旅游、去交朋友、甚至哪怕一个人搬出去住,也比在这冷冰冰的婚姻里强。

婆婆走了,我和这个家,似乎也到了一个真正的分岔口。未来怎么走,我还没想好。但我知道,我不会再回头了。

我不是无情,只是太久没有被善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