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4月2日,特朗普于白宫签署两项“对等关税”行政令,全球贸易格局瞬间风云变幻。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此项“对等关税”政策规定,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部分贸易伙伴甚至要面临更高税率。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对等关税计算公式”作为政策理论支撑。然而,该公式存在诸多漏洞。从理论依据来看,其对贸易公平的界定过于片面,仅从关税税率单一维度衡量,忽视了各国经济结构、产业竞争力等多元因素。在数据应用上,选取的数据样本有限且缺乏时效性,无法精准反映当下全球贸易的复杂现实。政策执行层面,实施过程繁琐,对众多贸易伙伴同时加征关税,难以保证执行的公正性与合理性,极易引发国际间的贸易对抗。
政策一经出台,欧盟率先发声。4月3日清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电视演说中直言,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是“对世界经济的重大打击”。若欧美谈判失败,欧盟将采取进一步“对抗措施”。她指出,美国此举将推高通胀,所有行业从起始便会深受影响,全球数百万民众将面临可怕后果。法国政府发言人指责特朗普表现出“帝国主义姿态”,像“世界的主人”,法国已准备好应对贸易战,计划在4月中旬与下旬分别做出回应。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称,对美国消费者而言,这是“通货膨胀日”,而非特朗普所宣称的“解放日”。德国看守政府总理朔尔茨批评该措施从根本上错误,是对全球贸易秩序的攻击,欧洲定会果断、强烈且适当地回应美国决定。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资料图)
在此紧张局势下,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抛出“中国是最大赢家”的观点。她认为,美欧若爆发贸易战,消费者支出将增加,通货膨胀加剧,甚至可能引发经济衰退。她此番言论背后,一方面是试图转移特朗普对欧洲的注意力,将矛盾焦点引向中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全球贸易格局中,中国近年来稳定且良好的发展态势,令部分西方政客产生焦虑。
但事实上,中国一直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众多国家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凭借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备的产业体系以及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全球贸易稳定增长贡献力量。例如在制造业领域,中国的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为全球供应链提供了稳定的保障;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的电商模式与数字支付技术不断创新,推动全球贸易方式的变革。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无疑给全球经济和贸易秩序带来巨大冲击。美欧贸易摩擦一旦升级,全球经济增长将受到严重阻碍,战后建立的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秩序也将面临严峻挑战。这一局面促使各国重新审视自身贸易战略,寻求更加稳定、多元的贸易伙伴与合作模式。
而中国在这场全球贸易格局变动中,凭借自身实力与积极的外交经贸政策,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发展潜力,也正因此被一些别有用心者视为“最大赢家”。但中国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理念,致力于推动全球贸易健康发展,并非如某些西方政客所歪曲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