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支红军游击队,新四军改编时多少人?主要领导人后来结局
整编为新四军前,南方八省活跃着至少16支红军游击队。
1、闽西游击区,游击队接近2000人,被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
领导人邓子恢和谭震林担任副总理,张鼎丞担任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2、湘鄂赣边区,红16师,巅峰时兵力超过5000人,抗战时仅剩千余人,被整编到第一支队。
领导人陈寿昌战死,徐彦刚牺牲,方步舟叛变。傅秋涛担任第一支队副司令,开国上将。
3、湘赣边游击区,抗战时还有几百人。
领导人彭辉明牺牲,谭余保建国后担任副省长,曾开福叛变,建国后被枪毙,
4、湘南游击区,300多名游击队员加入新四军,编入军部特务营。
领导人彭林昌、蔡会文牺牲,徐克全叛逃。周礼在湖南工作,曾任副省长。
5、闽赣边游击区,鼎盛时期1000人,抗战时期300人加入新四军。
领导人钟得胜,建国后担任赣南行署主任。彭胜标,开国少将。
6、闽粤边游击区,游击队1300人。抗战改编时上当,被国民党解除武装。卢胜和王胜逃出,重建游击队,300人加入新四军。
领导人黄会聪因病去世。何鸣错误信任国民党,导致游击队被国民党收编。后来被新四军军部处决。
卢胜开国中将,王胜开国少将。
7、闽北游击区,最多时2000人,改编新四军还有800人。
领导人黄道、吴先喜和黄立贵,先后牺牲。
8、闽东游击区,游击队1000人,改编为新四军第6团。
领导人叶飞,第6团团长,开国上将。
9、鄂豫皖游击区,红28军抗战时期还有2000人,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主体。
领导人高敬亭,担任第四支队司令,1939年6月,因不服指挥被新四军军部枪毙。
10、鄂豫边游击区,游击队最多时3000多人,抗战时期,还有1000人,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8团。
领导人张星江牺牲,周骏鸣成了水利部副部长,王国华则当上了河南省副省长。
11、皖浙赣边区,游击队最多3000人,抗战后300人加入新四军。
领导人关英,说服杨文翰下山改编时被杀害,唐在刚牺牲。
12、浙南游击区,红军军团突围部队改编为红军挺进师,巅峰时期兵力超过1500人。抗战后改编为新四军4团一个营。
领导人刘英在地方工作,1942年被国民党杀害。粟裕,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开国大将。
13、琼崖游击区,国民党军队心怀不轨,企图吞并他们。错失了加入新四军时机,一直坚持到海南岛解放。
领导人冯白驹,建国后出任广东省副省长。
14、赣东北游击队,红10军团余部,400多人。
领导人杨文瀚,拒绝改编,枪杀了3批上级派来的联络员,包括老上级关英。1943年,杨文瀚被国民党处决,游击队被歼灭。
15、在赣粤边游击区,部队仅剩300余人。
领导人项英,担任新四军政委,皖南事变中,项英脱离部队。被叛徒刘厚总杀害。陈毅,担任第一支队司令,后来担任新四军军长,开国元帅。
16、赣北游击队,红10军团余部,高峰期有近500名成员,配备了两挺重机枪、十八挺轻机枪和四门迫击炮。
领导人刘维泗,抗战后拒绝接受上级领导,改编为新四军。自己带领赣北抗日游击大队,投入了抗日战场。1939年,国民党制造了“岷山惨案”,刘维泗不幸遇难,游击队被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