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的春风轻吻妫川大地

延庆焕发出勃勃生机

勤劳的延庆乡亲

也紧随春天的脚步

陆续奏响了春耕的欢快乐章


走进永宁镇的碧森园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生菜育苗和定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大棚里,生菜苗盘漂浮在营养液池上,根须如银丝般垂落,幼苗在阳光下一片新绿。



“我们采用叶菜漂浮育苗技术,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超过95%!”这些稚嫩的幼苗,在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的悉心照料下,“住”进了恒温恒湿的“智能公寓”。工作人员开心地介绍着,“不仅如此,水肥供给系统更是精准到了每一毫升,实现了节水节肥30%的显著效果。同时,育苗周期也因此缩短了一周,做到了品质与产量的双重提升!”



据了解,碧森园基地的蔬菜种植面积达950亩,已取得绿色认证750亩,园区以生菜种植为主,面积约560亩,年育苗能力达1000万株,不仅自给自足,其培育的优质种苗还惠及周边农户,带动了地区生菜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在大榆树镇的北京绿惠种植专业合作社生菜田里,生菜种植前的铺膜作业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铺膜机将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整齐覆土,为生菜生长过程中保墒、增温、防草提供全程保障。合作社理事长李建军说:“这膜不用回收,直接在土里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与普通PE地膜相比,一亩省了200元废弃地膜回收成本,还能‘一膜管两茬’生菜,省钱省事儿还环保!”



2024年,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延庆区农业农村局植物保护站的支持下,延庆区开展了农业技术指导和推广,通过一膜两用技术、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可降解吊蔓绳等技术,治理农田白色污染,节省农田废弃地膜回收成本,亩减少农用塑料6公斤以上。2025年,全区示范面积将达2000亩,同步开展千亩农膜机械化回收社会化服务,让农田“塑料污染”治理迈入快车道。



近年来,延庆通过先建后补旧棚改造项目和延庆区绿色产业带提升项目,新增了日光温室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园区气象数据采集显示器、温室大棚智能雾化打药系统、园区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等新型智能装备;引进了生菜、甘蓝等叶菜新品种;推广应用日光温室叶菜漂浮育苗、塑料大棚越夏育苗等新技术,相比传统模式更加节约成本、增加效益、提高品质。今年,区农业农村局还将在育苗、生产、加工等多环节提升蔬菜全产业链配套技术,为农户提供科技支持,确保新一年的丰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