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货车司机而言,最烦遇到的就是爱占小便宜的货主,不仅虚报货物重量,甚至在结账的时候还拖拖拉拉,更是喜欢以莫名其妙的理由克扣货车司机的辛苦费。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5年4月5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位货车司机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当初货主说好的30吨的货,结果却成了35吨,而且说好的一次卸货,也变成了三次,甚至就连说好的100元停车费,也一分没拿到。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后又是如何处理的?
法治进行时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2023年4月5日,刘先生和往常一样开货车去货站准备拉货,不过在事先,他和货主商量好,负责把30吨货物运到指定地点,可等货物全部装上车后,刘先生却意外发现,实际装载的货物有35吨,比之前约定的重量多了整整5吨。
这意味着,整辆车足足超载了5吨之多,虽然对于货主来说,这可能会省下一笔费用,但对于货车司机来说,超载意味着更大的安全隐患,也可能面临罚款等问题,哪怕是与货主多次沟通,却仍无法改变结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奈之下,刘先生继续接下了这笔订单,可由于货车的超载,导致刘先生没法走高速公路,只能选择国道,这也让他原本的运输时间大大增加,而他更是因此错过了和客户约定的送货时间,被困在货站里一整天。
好不容易到达了目的地,可货主却以“未提前约定”为由拒绝支付额外运费和100元停车费,甚至还将原本“一装一卸”的协议改为三次卸货。
新闻报道
可以说,这趟活儿真是费力不讨好,刘先生真是吃了大亏,而且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这种临时加货、克扣运费、违规卸货等行为,在物流行业中屡见不鲜。
人民的好民警
但这次刘先生却并不打算妥协,反而是选择了报警处理,可让刘先生没想到的是,当民警赶到现场后,货主还是想推卸责任,不停地辩解,说是因为刘先生和货运站没说清楚,所以才产生了误会。
现场民警
但在了解完事情经过后,民警也是要求货主支付费用,毕竟根据《民法典》第813条指出,货主接收货物即构成事实合同关系,必须履行支付义务。
可面对这样的情况,货主却又开始找理由推脱,甚至还要先检查刘先生的身份证明才能付钱,不过面对货主提出的要求,民警也是察觉到他其实就想拖延时间,于是就严厉的说道:“先付款!付完款让他拍,我在这里看着!”
现场民警
这句话揭示了警察明确的执法态度,直接震慑了货主,也保护了刘先生的权益。最终,货主在警方监督下全额结清费用。
毕竟根据交通运输部调研,60%的货车司机曾遭遇“临时加货”或“恶意压价”,85%的司机因维权成本过高而选择隐忍。
就例如,2018年河北保定,货车司机李某因货站私自将20吨钢材增至25吨导致超载罚款,经警方调解获赔8000元,2023年河南郑州,司机王某因收货人以“包装破损”为由克扣运费,最终在民警调查后追回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