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4月7日,也门胡塞武装宣称已对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军事目标以及红海上的两艘美国驱逐舰发动联合袭击。此次行动由其空军和海军协同实施,分别动用了“雅法”无人机和巡航导弹,目标直指两大中东核心玩家——以色列与美国。



以色列国防军迅速回应,称袭向其本土的无人机在进入领空前即被成功拦截。但无论拦截与否,胡塞武装敢于直接挑战以色列本土安全,已属极端挑衅。而红海海域的袭击更具战略象征意义。这是胡塞武装继之前多次骚扰红海商船、袭击美国航母舰队之后,又一次赤裸地对全球最大军事力量发起正面攻击。

从军事上看,此类袭击的破坏力或许有限,但其政治信号却极其强烈。首先,这是对美国自3月15日起持续空袭胡塞目标的直接回击。胡塞武装显然不再满足于“守土反击”的姿态,而是正逐步将自己推向中东抵抗轴心的“先锋角色”。更重要的是,它不再仅仅攻击也门近海或沙特目标,而是将火力延伸至以色列腹地与美国舰队,这意味着胡塞已不再掩饰其地缘政治野心,而是在以实际行动打破中东力量格局。

而这一切是区域博弈长期积压的必然爆发。胡塞武装的背后站着伊朗。伊朗近年来在中东多点布设代理势力,从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政府军、伊拉克什叶派武装再到胡塞组织,形成一条事实上的“什叶派弧线”,对抗以色列、沙特及其背后的美国。此次袭击可以理解为伊朗阵营借胡塞之手对美以直接叫板,是对美军持续空袭的战略回应,更是对以色列连月军事行动的反制姿态。



美国方面对此保持沉默。截止目前,五角大楼尚未对袭击作出正式回应。但这种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尴尬。3月以来,美军对胡塞目标的空袭声势浩大,却并未能有效遏制其越发激进的行动。反而在连续打击下,胡塞从“地区扰乱者”迅速进化为“反美反以阵营代言人”,在阿拉伯世界赢得了某种“抵抗象征”的地位。美国此时若再度升级军事打击,无疑会令局势全面失控;但若选择克制,则无异于软化立场,等同于默认其区域挑衅行为。

局势正处于一个极度危险的临界点。胡塞袭击的不仅仅是美以军事目标,更是在击穿整个中东安全架构。尤其是对红海的袭扰,极可能波及全球能源供应和贸易通道安全。红海连接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是全球最繁忙的海运航线之一。若安全局势持续恶化,不仅中东原油出口将受阻,国际能源价格也将再次飙升,给本就因战争与通胀困扰的世界经济带来新一轮打击。

事实上,胡塞之所以在美国空袭不断的情况下仍敢发起正面打击,正是意识到当前全球正处于战略分裂与博弈新格局的变动期。美西方主导秩序正在力有未逮,而新兴力量正逐步填补权力真空。



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对外政策愈发好战化的背景下,美国正将全球拉入新一轮冲突风险之中。从“对等关税”到中东空袭,从对华科技围堵到鼓吹“文明对抗”,美国战略已经彻底转入“进攻型孤立主义”,试图以打压对手、制造对抗来维系其衰落中的霸权地位。这种对外强压政策不仅动摇国际信任,更会在全球激化更多“胡塞式挑战者”的出现。

胡塞的导弹已经射出,但这仅是序幕。下一阶段,美国若不调整其中东政策强度、若继续以霸权手段压制区域问题复杂性,胡塞可能不是最后一个发难者。以色列若继续高压报复,势必引爆新一轮大规模冲突。而整个中东,早已是一根绷到极致的引线,稍有火星,即将炸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