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这几年,李慧一直觉得,自己对婆家已经仁至义尽了。她对婆婆掏心掏肺,对小叔子一家能帮就帮,甚至自己日子都过得紧巴巴了,还想着给婆婆买点好东西,让她高兴高兴。可现实狠狠地给了她一巴掌,让她明白,在婆婆心里,儿子永远是亲生的,儿媳妇再孝顺也是个外人。
事情的导火索,是那个金镯子。
去年过年,李慧咬咬牙,拿出攒了半年的2万6,去金店给婆婆买了一个金镯子。当时店员还说:“姐,这镯子料子特别好,成色足,戴在手上特别显贵。”她心里也是这么想的,想着婆婆戴着,出门串亲戚倍儿有面子,也能让她在亲戚面前夸夸自己这个儿媳妇。
大年初二,她回婆家,满心欢喜地把镯子递过去:“妈,给您买的,喜欢不?”婆婆一开始还以为是普通的饰品,等看到红绸布里亮堂堂的金镯子,眼睛顿时亮了,连连说:“哎哟,这太贵了吧?慧慧,你也太有心了!”
李慧心里那点小满足感瞬间被点燃。她就想,婆婆戴着这个镯子,以后心里能多记挂自己一点。可没想到,婆婆高兴了一阵,转头就对弟媳张霞说:“霞霞,来,你也试试,看你戴着好不好看。”
张霞推脱了几下,婆婆硬是把镯子往她手上套,嘴里还说着:“你们俩谁戴都好看。”李慧看着那金镯子在张霞手腕上晃来晃去,心里莫名有点不舒服,但想着婆婆高兴,也就没多说什么。
然而,真正让她心寒的,还在后头。
这事儿过去没多久,李慧偶然听说,婆婆竟然把家里那间140平的门面房,直接过户给了小叔子!这个门面房是公公去世前留下的,地段好,租金一年能收十几万,李慧一直以为,这房子以后要么兄妹俩平分,要么留着给婆婆养老,谁也没想到,婆婆居然二话不说就给了小叔子!
李慧当时气得手都在抖,她直接去找婆婆:“妈,您这事儿也得跟我们商量一下吧?那房子可不是您一个人的,是爸留下的!”
婆婆一脸理所当然地说:“你们家不缺钱,霞霞还在家带孩子呢,小飞(小叔子)要创业,没门面房怎么行?你们有房有车,慧慧你工资也高,这点事儿就别计较了。”
李慧气笑了,她月薪八千,丈夫也就一万出头,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哪儿就“有钱”了?倒是小叔子,结婚那天婆婆给他们拿了20万彩礼,婚后又帮着带孩子、买车,这回连门面房都给了,还嫌不够?
她压着怒火说:“那行,既然这样,门面房的租金您拿着,养老用。”
婆婆一听这话,脸色立马变了:“租金?那是小飞的房子,当然是他自己收着!”
李慧再也忍不住了:“可这房子是爸留下的,按理说我老公也有一半的份儿!您说给就给,问过我们意见吗?”
婆婆的脸顿时拉了下来:“你什么意思?你嫁进来这些年,我对你还不好?你看看霞霞,她生了两个孩子,我还得帮着带,她才是这个家最辛苦的人!”
李慧气得浑身发冷,她知道婆婆偏心,但没想到偏得这么彻底。她掏心掏肺买金镯子,婆婆转手就塞给弟媳;她想着家里公平分配,婆婆却认定儿子该拿好处,儿媳妇就该无条件付出。
回到家后,她把事情告诉了丈夫。丈夫也是一脸为难:“你别生气,咱们也不指望那点房子,妈开心就好。”
李慧彻底心凉了。她不是为了那点钱生气,而是为了婆婆的态度,为了丈夫的软弱。她心里清楚,这个家,从来都没有她的位置。她只是个局外人,无论她做得再多,都比不上小叔子的一句“妈,我缺钱”。
从那以后,她学乖了。逢年过节,该回去还是回去,但再也不会花心思去讨好婆婆。以前她逢年过节大包小包地买,现在就只拿点普通的水果,面子上过得去就行。婆婆生日,她不再想着送金镯子,顶多随个几百块的红包。她不再主动帮小叔子一家,婆婆要带孩子,她乐得清闲,谁累谁知道。
后来,婆婆也隐约察觉到她的冷淡,有一次还旁敲侧击地说:“慧慧,你以前过年都给妈买礼物,今年怎么就送了袋苹果啊?”
李慧笑着说:“妈,霞霞更辛苦,她也更需要您,您还是多关心她吧。”说完,她头也不回地走了。
她终于明白了,有些人,你再好,她也不领情。与其费尽心思去讨好,不如把时间和精力留给真正值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