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据俄罗斯军事观察网4月6日报道,美国已向以色列调运第二套“萨德”反导系统,并配合两个“爱国者”导弹连,全面加强以色列防空能力。部署不仅快、而且狠:来自德国的“萨德”系统由C-5M“超级银河”运输机连夜送达内瓦提姆空军基地,原本驻扎在韩国的两套“爱国者”系统也被“临时抽调”至以色列。
这场军事部署的直接背景,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再次高调警告伊朗,若德黑兰拒绝就核计划让步,华盛顿“可能发动袭击”。熟悉特朗普风格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威胁不是说说而已,更不是“外交辞令”——这是一种战争信号,一种为下一次军事打击制造合法性的舆论试水。萨德、爱国者全面部署,等于为“军事选项”铺好地毯,伊朗的每一次表态、每一个动作,都会被放大成“动武的理由”。
美国不是第一次在中东部署萨德,但这是首次如此密集地同时调动欧洲与东亚两地资源,将火力核心向以色列聚集。这不是单纯的援助,而是直接参战前的试探。从韩国抽调“爱国者”防空系统,等同于暂时削弱东亚方向的空域防御,说明白宫现在的战略焦点正在发生偏移:不再是印太,而是重新回归中东——而这一次,是带着全面摊牌的姿态。
以色列作为中东美国最忠实的前哨,此番再次成为美国全球部署的桥头堡。华盛顿对以色列的支持早已不是盟友级别,而是“代理国家”级别。每当局势升级,美国都会以“以色列防御”为由,实则推进自身的战略部署。从“铁穹”到“萨德”,从“战术支持”到“战略绑定”,以色列的每一次“防御加强”,背后都是美国对地区主动进攻的前奏。
而今,美国调动萨德系统入驻以色列,明显是在为可能的军事打击铺设路径和舆论空间。如果伊朗不服,动武不是可能,而是“时间问题”。
对于特朗普来说,此举可谓是一石三鸟,第一,对内制造“国家安全危机”,拉动支持率;第二是对伊朗亮剑,遏制其核扩张;第三,通过在以色列“部署”,将美国的中东政策重新武装化,从拜登时期的战略收缩转向高压重返,为开战创造机会。
要知道,伊朗绝不会坐视萨德系统在边境咫尺落地,其反制行动势必跟进。黎巴嫩真主党、胡塞武装、伊拉克民兵组织等亲伊朗力量,早已在战场边缘枕戈待旦。美国若执意推进武力威慑,只会逼迫德黑兰更快突破极限,加速核进程,以达成所谓“有能力就安全”的战略自保。
而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也在密切关注局势演变。一旦美伊开战,整个波斯湾航运、能源输出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将再次飙升,全球市场进入新一轮系统性震荡。眼下刚从通胀压力中稍作喘息的全球经济,恐将再遭一记重锤。
萨德部署本是“防御体系”的象征,如今却被改造成“战略敲门砖”。美国用这种方式撕开和平伪装,把中东重新变成自己的“战争试验田”,再一次让所谓“反导系统”变成实质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