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8日报道 德国《明镜》周刊4月5日一期发表题为《坏美国,好中国》的文章,作者为克里斯托夫·吉森。文章编译如下:
中美领导层近期的不同表现预演了世界经济中新的角色分配。一个寻求合作伙伴,另一个却与世界其他国家为敌,甚至令老朋友感到困惑。一个表现为全球自由贸易的守护者,另一个则像感觉遭到背叛的狂怒者,四处挥拳攻击。
耶鲁大学经济学家、中国问题专家史蒂芬·罗奇认为,世界已经颠倒了。在中国领导层借“特朗普冲击”改善自身形象之际,美国却可能“丧失作为西方世界支柱的道德权威”。美国“不再是解决方案,而成了问题本身”。
可以预见的是:关税将限制其他国家对美出口,重创部分企业的财务报表。它将推高美国国内物价,导致多国的企业破产数量增加和失业率上升,甚至可能将世界拖入一场危险的贸易战——在这场战争中,几乎所有人都是输家。
中国对美贸易也将受到关税冲击。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终可能是这场由美国总统引发的灾难的唯一主要赢家。
中国正以清晰的战略应对白宫层出不穷的招式。全球都对美国破坏性关税政策感到不满,北京希望进一步拓展自身影响力。奥地利经济研究所所长加布里尔·费尔贝迈尔指出:“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矛盾之处在于,它正在将韩国、日本等国以及欧盟成员国推向中国的怀抱。”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马克斯·岑莱因指出,当美国征收近乎拦路抢劫的关税并退出国际项目和机构时,北京则抓住机会“将自己塑造成自由贸易的捍卫者”。
欧洲对特朗普背弃西方传统价值的愤怒尤为强烈。直到最后一刻,欧盟领导人都在竭力劝说这名“关税侠”回心转意。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在特朗普的海湖庄园高尔夫球会上苦心规劝;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当面警告特朗普:“你不可能同时对中国和欧洲发动贸易战。”但一切徒劳无功。
欧盟已开始重新审视对华经济关系。“去风险”已不再是布鲁塞尔的对华政策口号,新的行动密码是“再平衡”——重建经济均衡。北京方面自然也不断向欧洲抛出合作橄榄枝。布鲁塞尔与北京计划今年举行中欧领导人会晤。即使在争议多年的问题上,双方近期也在释放缓和信号。
特朗普的贸易战可能会使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成为中国的盟友。同时,中国可以缓冲特朗普关税带来的影响,而美国自己将饱受其苦。(编译/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