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现代战争是高科技战争,但这并不意味着,武器装备越先进越好,毕竟战争拼的是消耗,打的是钱粮,“十万之师,日费千金”,每天的开支都是天文数字,因此如何用高科技手段打一场相对的低成本战争,成为大国研究的重要课题。据中评社近日的报道,美国军方正在加速开发多款“低成本导弹”,试图以相对廉价的方式,打造“高密度”火力网,用较低的代价摧毁对手的防御系统。
比如说,洛马公司于上月初推出了“通用多任务载具”(CMMT)巡航导弹。该导弹射程超过800公里,足以满足美军的中远程打击需求,单价却只有15万美元。对于老百姓来说,15万美元可以买一辆高档车,或者全款买一套房了,但CMMT导弹的这一价格已经相当良心,仅相当于AGM-158“联合防区外空对地导弹”单价的1/10,美军有意大规模生产和装备,估计其年产量约为2500枚。
除CMMT巡航导弹之外,据外媒的报道,美军正在打造另一款“低成本”武器,便是“灰鲭鲨”高超音速导弹。该导弹的单价虽然暂时尚未公布,但其采用模块化设计和3D打印技术,可以满足大规模生产装备的需求。除了价格相对亲民之外,“灰鲭鲨”导弹的性能也不俗,具备高超音速飞行能力,可以装入F-22、F-35的内部弹舱,主要0打击对手的航母、雷达站等高价值目标,被誉为隐身战机的“远程利刃”。
美军研发的另一款“低成本”武器,则是“联合防区外空对地导弹”(JASSM-XR)。该导弹采用“半隐身”设计,主要由B-21新型隐身战略轰炸机携带,由于导弹本身和载体都具有隐身性,因此能够执行隐蔽远程打击任务,射程可达1600公里。由于采用大量轻量化复合材料和3D打印技术,该导弹的参考价是150万美元/枚,仅为中国 “鹰击-21”的1/7、俄罗斯“锆石”的1/3,从而形成“非对称消耗”。
超级大国居然加快研发“低成本”导弹,引起了中国军媒的注意。《国防报》就指出,美国打算在5年内,将低成本导弹的数量扩充5倍,由目前的4000枚增加到20000枚,其目的是通过低成本导弹,“消耗对手的防空力量”,最终突破其防御体系,获取战场的主动权。比如说,美军可以通过B-1B高速战略轰炸机,一次性挂载36枚JASSM-XR导弹,足以覆盖12 个高价值目标(如航母、指挥中心)。
那么,GDP高达近30万亿美元的美国,为何要研发“低成本”导弹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打击地区武装的需要,以免“杀鸡用牛刀”。比如说,在打通红海航道的过程中,胡塞武装用单价2000美元的无人机,就能消耗400万美元/枚的“标准-2”导弹,单次消耗比达到了惊人的1:2000。可以说,不管是空袭胡塞,还是防御其袭击,美国都要付出多得多的代价,所以美国需要更多“低成本”武器。
另一方面,恐怕是大国战争的需要。战争是“烧钱游戏”,而大国战争根本上是“消耗战”、“持久战”,谁的成本更低,军费使用效率越高,谁就更为有利。以二战为例,苏军之所以能够最终逆推德军,除了盟友的帮助之外,也有苏德对于战争的理解不同有关,德国坚持追求“质量优势”,而苏联强调实用性和标准化,T-34的造价不到虎式的1/3,豹式的1/4,斯大林就曾指出,“数量就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