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明确表示,他不会暂停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这一表态不是政策细节的澄清,而是一场赤裸裸的国际经济摊牌宣言。特朗普在白宫会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后声称,强行征收关税与开展谈判“并不矛盾”。这句看似强硬的“战术兼容论”,实际上暴露了美国意图借关税大棒挟全世界就范的战略真相。



就在外界揣测特朗普是否有意“松口”时,一场关税“假消息风波”迅速加剧了这一政策的不确定性。7日早些时候,路透社援引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的话称,特朗普正在考虑对部分国家暂缓90天征收关税。该消息一出,美股应声大涨,市场瞬间松了口气。然而几个小时后,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出面紧急辟谣,怒斥该报道为“假新闻”。这一反转再次震碎市场信心,美股随即回落,投资者陷入混乱。

这个插曲反映出两件事:第一是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高度不透明、极度混乱,政策信号频频“打架”;第二是全球资本市场对“对等关税”极为敏感,任何宽松预期都能引发反弹,任何强硬表态都可能掀起恐慌。而特朗普政府显然乐于利用这种混乱制造“谈判红利”,一边让消息四处试水舆论,一边再挥起关税重锤,逼迫他国“主动让步”。

所谓“对等关税”,实际上是一套完全由美方主导、不顾国际规则的单边关税体系。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依据各国对美贸易顺差程度施加更高税率。这种政策的本质不是“追求公平”,而是以美国利益为核心进行经济胁迫。特朗普声称,已有50多个经济体正在寻求“谈判”,但据《AXIOS》报道,这些“接触”多数根本没有谈判框架,更像是被逼上门的“求饶”。



以色列就是典型例子。内塔尼亚胡在会谈中承诺“将尽快消除对美贸易赤字”,以表忠心。据美方数据显示,2024年美以双边贸易额为370亿美元,以色列对美顺差74亿美元。而特朗普并未因此展现丝毫让步意愿,态度冰冷。这再次验证了“谁都别想逃关税”的施压原则——即便是盟友,也要缴“经济保护费”。

特朗普的强硬关税策略并非出于经济理性,而是赤裸裸的政治动机。在选举年,用“打击外部敌人”来塑造“强硬领袖”形象,是他的一贯手法。他一方面激化对外矛盾,一方面把国内经济困局、制造业流失等问题甩锅给“外国对手”,试图借关税民族主义激发底层民众的愤怒与支持。对特朗普而言,全球供应链崩盘不是问题,美国通胀高涨不是问题,连市场下跌也不是问题——只要能赢得选票,这一切都是“可以承受的代价”。

然而,真正无法承受的,是被裹挟其中的各国经济体。一旦全面征收高额关税,全球商品价格将暴涨,资本链条受阻,产业合作遭遇打击。尤其对依赖出口的中小经济体而言,这不仅意味着失去美国市场,更意味着丧失经济主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等关税”已经不是一个贸易议题,而是一种新型地缘经济战争的工具,是美国对世界展开的新一轮“经济重构计划”。



这种构想不是空谈,而是现实威胁。当美国不断撕毁多边规则,把全球经济命运当作选举筹码,每一个沉默的国家、每一次退让的谈判,都是在纵容强权。如果世界继续默许特朗普将“对等”变成单边施压的外衣,未来的国际贸易体系将变得支离破碎、毫无公正。

特朗普不会暂停“对等关税”,这不是政策细节的坚持,而是他向世界发出的战斗号角。而全球的回应,不能再是被动承受。必须在规则、制度与联合博弈上给出强有力的反击,否则这场经济霸凌只会愈演愈烈,最终毁掉的不只是美国的信誉,还有全球经济的未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