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德生

腾讯掌门人马化腾一纸财报震动武林。财报显示,2024年腾讯营收6602.57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1940.7亿元,暴涨68%。这数字背后,是腾讯如同金庸笔下张无忌般深厚的“九阳神功”——既有长青游戏的“内力循环”,亦有AI驱动的“招式创新”,更藏着一套江湖独步的“易筋经”心法。

但为何江湖中人人皆知腾讯,却无人能学腾讯?答案或许藏在三招绝学中:长青游戏的内力循环、AI驱动的独孤九剑、股东与用户的易筋经。这三招看似简单,实则需数十年功力沉淀,一招不慎,轻则走火入魔,重则全军覆没。

第一式

九阳神功——长青游戏的内力循环

江湖中人人皆知,腾讯的“内力”源自游戏。2024年,其本土游戏收入1397亿元,同比增长10%,国际市场收入580亿元,增长9%。

但真正让对手望尘莫及的,是14款“长青游戏”组成的矩阵。这些游戏如同《九阳真经》,无需招式繁复,只需内力绵长——《王者荣耀》上线十年仍稳坐江湖头把交椅,《金铲铲之战》流水连续八季度双位数增长,而《流放之路2》上线两周即登顶Steam铂金榜。

马化腾曾言:“游戏是技术驱动的艺术,也是用户时间的战场。”腾讯的“内力”秘诀在于:用技术延长生命周期,用生态绑定用户时间。例如,《金铲铲之战》通过AI算法动态调整玩法,用户日均停留时长提升30%。这种“内力循环”,让腾讯即便不推新作,亦可稳坐钓鱼台。

然而,内力深厚亦需招式配合。2024年四季度,腾讯资本开支366亿元,腾讯总裁刘炽平称,这主要用于采购更多GPU,以满足推理需求以及云服务的扩展。

可以预见,366亿元背后,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内力转型”——将游戏收入反哺技术研发,再用技术反哺游戏生态。

第二式

独孤九剑——AI驱动的无招胜有招

若说游戏是内力,AI则是腾讯的“独孤九剑”——以无招破有招,以快打慢。2024年,腾讯研发投入707亿元,七年累计3403亿,资本开支同比暴增221%至767亿。但真正让对手胆寒的,是AI落地的速度。

马化腾在财报中直言:“我们重组了AI团队,聚焦快速产品创新。这些投资会通过提升广告效率和游戏生命周期带来回报。” 话音未落,“腾讯元宝”接入混元大模型与DeepSeek-R1双引擎,日活激增20倍,成中国第三大AI应用。而微信小范围测试的AI助手,已能实时转录会议、生成摘要,月活突破1500万。

腾讯的AI打法,恰似独孤求败的“无招胜有招”:不追求技术炫技,只求场景落地。例如,广告业务通过AI优化点击率,毛利率提升至58%;腾讯会议用AI降低企业沟通成本,服务超120万家企业。这种“以战养战”的策略,让meta(利润率24.5%)亦自叹弗如。

第三式

易筋经——股东与用户的“心法平衡”

江湖中,能同时取悦股东与用户者,寥寥无几。腾讯却似练就《易筋经》,在“分红回购”与“生态扩张”间游刃有余。2025年,腾讯计划回购800亿港元股份,派息410亿港元,合计1210亿港元,相当于全年净利润的62%。

但马化腾的野心不止于此。他深知,真正的“心法”是让股东赚钱的同时,让用户离不开。微信月活13.85亿,QQ月活5.24亿,视频号用户时长同比翻倍。这些数字背后,是“社交+内容+支付”的超级生态——用户在这里聊天、购物、理财,而腾讯只需轻轻一推,便能将流量转化为收入。

然而,这门心法亦需代价。2024年,腾讯雇员增至11万人,管理费用同比激增。但马化腾的回应是:“好日子要修屋顶。” 此言一出,江湖哗然——原来腾讯的“易筋经”,是一边扩张,一边控费

总结

江湖再无第二个腾讯

腾讯的武功,看似简单,实则集三大绝学于一身:内力循环、无招胜有招、心法平衡。但为何无人能学?答案或许藏在细节中——

其一,时机。腾讯的游戏矩阵始于2008年代理《穿越火线》,AI布局始于2016年成立AI Lab,生态扩张始于2013年微信支付上线。这十七年的积累,非一日之功。

其二,取舍。当meta all in元宇宙时,腾讯选择“用AI赋能现有业务”;当字节跳动猛攻游戏时,腾讯用“长青矩阵”筑起护城河。这种战略定力,恰似张三丰闭关十年悟出太极。

其三,人性。腾讯一直有“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的经理理念,江湖人人皆知,但腾讯做到了极致——从《王者荣耀》的防沉迷系统,到微信小程序的“用完即走”,再到分红回购的股东回报。这种对“人性”的洞察,才是腾讯真正的“独孤九剑”。

江湖路远,腾讯的故事仍在继续。但若有人问:“如何成为下一个腾讯?”答案或许是——先练二十年基本功,再赌对三次时代浪潮,学会在扩张与克制间跳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