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康劲
目前,社保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正在甘肃全面推进。甘肃省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布局目标,实现全省14个市州城区服务站不少于20个,县区城区不少于5个,乡镇不少于1个,全省完成2300个以上的建设目标。
去年以来,甘肃省社会保险事业中心以深化“社银合作”为契机,推动社会保险领域“放管服”改革走深走实,创新打造了“甘肃社保便民服务站”,延伸服务新触角,构建覆盖全域、遍布城乡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切实解决群众办事远、办事难问题。
试点中,甘肃省社会保险事业中心与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合作,选择主城区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部分支行,建设“甘肃社保便民服务站”示范点,完善优化实施方案和服务模式,形成复制经验。
各示范点将服务辨识度放在首位,悬挂统一标牌,沿街电子屏滚动播出宣传海报、服务事项、办理流程等内容,扩大影响力,提升信任度。示范点内部设置社保业务办理专区,配备智能终端和专职引导员,协助群众查询打印个人权益,提交办事材料,解决群众不了解社保政策、不会操作智能设备、不懂线上办理流程等难点问题。各示范点运行以来,日均服务办事群众50余人次,帮助提交社保业务23件。
从3月下旬开始,甘肃省社保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在兰州正式启动,全面开启社银合作新模式。按照“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布局目标,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和工作实际,结合全省地理状况和人口分布、服务半径、交通条件等因素,全省将逐步完成不少于2300个的建设目标。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合作银行,将社银合作网点深入村湾,打通“最后一公里”,将高标准高质量社银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
甘肃省社会保险事业中心与合作银行签订《业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业务经办信息保密协议》,指导各地社保经办机构与金融机构密切协作,规范标牌、标识,合理设置社保业务办理专区,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数据安全,确保服务“接得住、办得好”。分阶段推进服务事项上线,第一批42项服务事项已全部开通,其余事项将根据实际逐步上线,长效化推进“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
甘肃省社会保险事业中心表示,将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和服务规范,积极推动“社银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把“甘肃社保便民服务站”打造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服务圈”、深化改革的“示范圈”、群众满意的“幸福圈”。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