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就给我搜!”伍中豪一声怒喝,两名执勤的战士立刻冲进屋里,将被绑的小红军三下五除二按倒在地,果然在他身上找到了一封牛皮纸信函。伍中豪拆开一看,脸上顿时阴云密布。

几天之后,毛主席亲自来到部队,当着全体将士的面,掏出了从小红军身上搜出的那封信,郑重宣布将团长、副团长等四人全部枪毙。

那封信里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何毛主席会因为一封信,就处决了四名团级干部?

1927年末,随着唐生智下野,他手下的何键、李品仙等大将力主与桂系妥协,湖南军阀把几个军的部队又拉了回来,茶陵一带的形势又变得紧张起来。一面是湖南军第八军独立团,另一面是广东军第十三军。



此时秋收起义部队第三营据守在茶陵,多次向团部提出撤退,以保存实力,结果却遭到团指挥员的批评:“我们是革命军,看见这些敌人就怕了,全国那么多反动派怎么能打倒呢!”

无奈之下,第三营营长张子清、副营长伍中豪只能坚持战斗在一线,趁着停火的空隙,还得加紧指挥抢修掩体,以准备迎击敌人的再次进攻。就这样一直打到了黄昏,经不少指挥员一再催促,团部才下令撤离茶陵县城。

作为全团的先头部队,伍中豪按照团部指示将部队带出城门,结果走着走着,伍中豪发现部队不是向井冈山方向前进,而是向南走去了,行军速度也加快了不少。伍中豪悄悄提醒张子清,说这个走向不对,张子清也表示不明白团长的意图。

伍中豪越想越感觉蹊跷,部队距离井冈山越来越远,万一出了差错可怎么向组织交代。恰在此时,天空下起了大雨,指战员们都被浇得浑身湿透,行军速度被大大拖慢。



“伍中豪,行军速度怎么这般慢!”团长陈浩气冲冲地赶到第三营,质问伍中豪。伍中豪解释说战士们打了一天一夜的仗,本就十分疲劳,如今又下着雨,走不了太急。但陈浩根本不听伍中豪的解释,坚持要求加快速度。

顶着猛烈的西北风,战士们打着哆嗦匆忙赶路,一直走到天亮,部队到达一个小山村后,陈浩下令部队停下稍事休息。利用这个空暇,伍中豪和张子清等几个营领导凑在一起,猜测陈浩如此反常必定是有阴谋,必须派人去一趟井冈山汇报情况。

休息结束后,部队继续行军,结果速度比之前更慢了。陈浩立即派人去三营带队督促,结果发现伍中豪和张子清都躺在了担架上,说是生病了。当天晚上,陈浩就宣布改变行军序列,让一营作为前卫,将三营调到了最后面。

对于这样的决定,伍中豪和张子清自然是求之不得,这样可能更好地拖延时间。正当两个人往宿营地走的时候,一个岗哨跑来向伍中豪和张子清报告,说在路口抓了个奸细。



伍中豪和张子清过去一看,居然是陈浩的贴身副官刘副官。只见他穿着一身便装,俨然就是一副老百姓的模样,见到伍中豪和张子清依然趾高气昂,埋怨他们的士兵无理,要求立刻放他回团部。

“别急嘛,休息休息再走。”伍中豪和张子清耳语了几句,挥手让战士把刘副官带到老百姓的柴房里。没过多久,伍中豪带着两名战士走进来,让刘副官老实交代,否则就报告团长把他当逃兵抓了。

“那你就去报告团长吧!是团长让我执行一次重要任务,你们无权知道。”没想到刘副官丝毫不惧,反而更加洋洋得意。伍中豪断定陈浩必定有阴谋,让两名战士对刘副官进行搜身,果然发现了一封求降信。

原来,团长陈浩和副团长徐恕、参谋长韩昌剑、一营长黄子吉早已经串通一气,他们过去都是黄埔学生,知道率领广东军第十三军的是原来军校的教育长,便想通过这种老关系,把部队拖过去让他“收编”。



见情况紧急,伍中豪和张子清商量之后,一边派人向毛主席报告,一边不动声色稳住陈浩一伙。毛主席得知此事后,不顾脚上有伤,当即让人抬着自己去追赶部队,经过几天的翻山越岭终于赶上了。

见到陈浩之后,毛主席先假意问部队的情绪怎么样,又问陈浩准备带着部队哪里。陈浩似乎早有准备,说大家都嚷嚷着不回井冈山,要去湘南打游击。毛主席听完没有多说什么,只说晚上开个会听听大家的意见,然后就出去到各营视察。

当天晚上会议开始后,毛主席就宣布部队停开湘南,陈浩却急不可耐地发言,大讲去湘南的好处。为了彻底揭穿陈浩一伙的真面目,毛主席拿出了那封求降信,结果陈浩依旧在狡辩,说自己只是想利用过去的关系保存革命力量。

毛主席一针见血地揭穿了陈浩阴谋叛变的企图,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徐恕、韩昌剑等人说了实话,迫使陈浩不得不认罪。

第二天,毛主席下令部队调转方向向井冈山进发,一路上还找各个连队的干部谈话,稳定部队的情绪。快到井冈山的时候,毛主席召开全军大会,拿出那封求降信宣布了陈浩等人的罪行。

随着几声枪响,陈浩等人被处决,秋收起义部队得到了净化。事后毛主席紧紧握着伍中豪的手,亲切地说:“你救下了我们革命的火种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