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确实来了!但带来降温效果不强,我国河南,湖北等多地还在疯狂热,不少区域气温确定都超过了31度,然而呢?新一轮的冷空气也将再次来袭,大家要警惕断崖式的降温。
同时,在这一轮冷空气之下,我国将出现大面积的雨雪活动,区域性降雪可能达到暴雪,特大暴雪的局面。
其降雨是重之重,加上强对流天气的过程,区域性还可能出现暴雨,大暴雨的发展,具有一定极端化的趋势,所以,接下来的变化很强,很激烈,只不过持续时间不长。
当然,我也看到了不少人在呼吁降雨,其中河南的朋友呼吁声音最为激烈,那这一次能不能覆盖呢?下面就一步一步看看。
新一轮冷空气升级,已经变较强!
的确,在大范围升温之下, 新一轮的冷空气也是准备之中。
从时间上来说,这一波冷空气将在10日发展起来,定义为“较强冷空气”。在10日之前,我国大部区域保持高温较为明显。
在较强冷空气出现之后,它将从我国内蒙古中部方向进入,然后偏东方向移动而走,但是在新一轮的数据调整之中,这一波冷空气更加偏西了,没有之前那样直接东移快速走动。
所以,这一次的降温范围变得更大,除了内蒙古、东北地区、华北区域之外,在黄淮等地,也将有明显大风和降温天气,平均气温下降6~10℃,部分地区降温将超过12℃。
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地,还出现了小块区域的“紫色寒冷区”,这足以说明了降温实力的确变强了,大家要警惕寒潮级降温。
而在冷空气的穿插,内陆气旋的配合之下,看上去除了我国西北方向的降温不明显之外, 其他大部区域都将先后出现气温的下滑,只不过这样的维持不久,冷涡来得快,也是走得快。
然而,也就是这样的发展模式,也促进了冷暖气流上的巨大转变过程,这也是降雨快速发展,转变的关键。
4月最大范围雨雪南北下,还有强对流天气,分布有多强?
这一波4月最大范围雨雪过程到来前,我国在8日,9日也还有明显的雨雪活动,但强度,范围来说,完全是没有办法比较的,其中主要的降雨在华北,西北为主,只不过基本都是0到10毫米为主,雨雪夹杂发展,分布不算清晰,局部也是有暴雪,但极少。
而南方的降雨在后续强一点,其中江西,福建,湖南,贵州,重庆等地,均有10毫米到25毫米的覆盖,区域性大一点,有大雨暴雨。
过后,就是4月最大范围雨雪的巅峰时段,这也是很多人期待的雨雪过程,最为主要的发展时段就是在11、12日,但10日也是其转折点,起步时段的范围分布极其广泛,在4月就是之最,但是强度一般,在内蒙古,西藏,青海等地均有雨雪活动,而这个时候南方大部区域都是0到10毫米区间。
过后,就是升级,也就是本轮雨雪的巅峰时段的到来。
其中南方大部区域降雨全面升级,福建,江西,湖南,广东等地均被大面积的大雨,暴雨覆盖,安徽,浙江等地也有覆盖,但不是全区域,云南大部,广西西部,海南等地相对少一点(广西的降雨相对于最初来说,有所改变,主要偏东)。
而北方的黑吉辽,形成一条倾斜的雨水带,也不弱,有明显的大雨活动,西北方向还是以雨雪为主,局部区域可能有大雪,暴雪,甚至后续延续特大暴雪的趋势。
而在巅峰之后,其南方大部就完全没有雨水了,其中东北,西北两个方向还有,继续雨雪活动。
所以,这时间不是很长,南方能迎来多少“喜雨”,这要看强对流的活动,但这具有极端性的发展,这是需要警惕的。
所以——重点啦!是喜雨,但一定要注意强对流天气的爆发,这预警图显示,不敢想象,好在时间不长。
当然,这里也回答河南的朋友,整体的降雨趋势并不强,可能要被这一波激烈的雨雪活动避开了,但后续还是要注意调整,先观察为主。
海洋区域变化不大
西北太平洋区域的热带扰动还是有,但整体上来说,变化不大,还没有明显的台风线活动。
但是,我国这一波最大范围雨雪过程,其印度洋区域的的水汽输送还是很明显,这也在触发其降雨的强度,这个没有变化,我也是多给大家看水汽图了的。
所以,在4月最大范围雨雪过程之下,一定警惕极端化,特别是南方区域,冷暖气流的配合强度可能达到极端化,后面要是还有调整可能,也会给大家说明,这会看起来强。
反正, 江南南部、华南及东北部分地区降水偏多,这是接下来的趋势,但我国要全面缓解所有的雨水问题,这个怕是有点困难,这个没办法,继续等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