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施压和威胁都无效,特朗普气急败坏,向中国甩出“最后通牒”,如果不照他的意思去做,将“承担后果”。
4月7日,特朗普发文称,如果中国在4月8日之前不撤销对美国加征34%的关税反制措施,美国将从4月9日起对中国征收额外的50%关税。此外,他还将“终止所有中方请求与美方会谈的对话”。
网上有句话,“凡是美国反对,我们支持就对了”,套用在如今这种情况,十分贴切。特朗普越是歇斯底里,越能证明中方的反制打在了他的命门上。
特朗普对华放狠话的背后折射出他害怕自己将成为众矢之的。按照美方说法,已有50多个国家寻求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所谓的接触缺乏真正的谈判架构或双向协作。换句话说,那些寻求与美国谈判的国家不一定就能与美国达成协议。一旦谈判破裂,不排除它们对美国进行报复。
这种情况想必非常普遍,尤其对于一些小国、美国盟友或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其他国家,它们忌惮对美国采取报复措施会得罪美国,于是采取“先谈后打”的策略。以欧盟为例,一方面计划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另一方面准备谈判破裂后采取反制措施。为此,欧盟提出了“零关税”,希望缓解与美国的贸易矛盾,同时也提出了两轮对美关税反制计划。
从这个角度看,特朗普对华放狠话的真实意图很有可能是借机警告那些准备与美国谈判的国家,不要试图报复美国,与美国达成协议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
坦率地说,特朗普对华发出的威胁更多是虚张声势。如果特朗普再对华额外加征50%关税,那么中美贸易将面临脱钩的风险,而脱钩的代价并不是美国所能承受得起的,至少在短时间内无法这种局面。
从贸易占比看,美国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度(占进口总额18.5%)远高于中国(占出口总额17.2%);从贸易商品结构看,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主要以消费品为主,而此类商品受贸易战冲击的影响程度往往比较高,而且更为关键的是,美国很难找到跟中国相似的其他贸易伙伴。
美股遭“血洗”、全球金融市场受挫已经向特朗普发出明确信号,关税战、贸易战只会加剧全球经济衰退,而美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当下,华尔街已经坐立不安,充斥着大量的愤怒、焦虑、沮丧和恐惧。华尔街的精英们无不担心将重现2008年金融危机,但最让他们感到害怕的是,中国可能不会再出手帮助美国渡过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