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了一位大姐的故事,看完以后,十分感慨,今天和大家分享出来,或许会很受启发。
下面就是这位大姐的自述:
我是关大妈,今年74 岁,年轻的时候当过知青,在那片广阔的土地上挥洒过汗水、奉献过青春。如今老了,本该是享清福的时候,可回想起这一路走来,心里满是感慨。
今天啊,我就想跟大伙唠唠我这些年的经历,也想把我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一些人提个醒。
1
一碗水难端平,
亲情裂缝悄然生
咱先说第一件事,就是对子女偏心。我有一儿一女,以前总觉得儿子是家里的顶梁柱,以后要传宗接代,所以对儿子格外照顾。
女儿呢,虽说也疼,但总觉得女孩子长大了是要嫁人的,心思就不自觉地多放在儿子身上。家里有点好吃的,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儿子;买新衣服,也是先紧着儿子来。女儿小时候就很懂事,从不跟我闹,可现在想来,她心里肯定委屈。
这些年,日子就像风一样,悄无声息地把孩子们都吹大了。儿子在城里找到了一份安稳又体面的工作,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女儿则远嫁他乡,开启了属于她的新生活。
每到逢年过节,儿子一家回来,家里就热闹起来。我总是忙得不亦乐乎,一大早便去菜市场挑选最新鲜的食材,回来一头扎进厨房,锅碗瓢盆叮当作响,满满一桌子的好菜,都是我对儿子一家的欢喜。
红包也早早准备好,厚厚的,塞进孙子孙女胖乎乎的小手里,看着他们笑,我的心里也暖烘烘的。
可女儿带着女婿和孩子回来的时候,我却不知怎么,总是少了那份热情。准备的饭菜没那么精心,红包也包得比给孙子孙女的薄了些。
当时的我,根本没意识到这些细微的差别,会在女儿心里种下怎样的失落。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渐渐发现,女儿和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每次打电话,她的话语里多了些客气和疏离,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叽叽喳喳地跟我分享她生活里的点点滴滴。我心里空落落的,像丢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如今,我年纪大了,时常坐在院子里,回忆起孩子们小时候的模样。那些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放映。这时候我才明白,是我曾经不经意间的偏心,像一把小刀,在我们母女之间划出了一道难以愈合的裂痕。
亲情,原来是这般珍贵又脆弱。一旦有了伤害,就很难回到最初的亲密无间。这份迟来的领悟,让我满心懊悔,只希望还来得及,能重新找回那份曾经被我弄丢的温暖。
2
财富拱手送出,
晚年失却自主权
再说说第二件事,过早把财产交出去。我辛苦了一辈子,也攒了点积蓄,还有一套老房子。想着儿子以后负担重,我就早早地把房子过户给了他,还把大部分存款都交给他保管,想着他肯定会好好孝顺我,给我养老送终。
刚开始,儿子对我还不错,可时间一长,就变了味。他开始对我管东管西,我的退休金也被他要去,说是帮我打理。我要是想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还得跟他要钱,看他脸色。
有一次,我想去参加一个老年旅行团,跟他说的时候,他一脸不耐烦,说我乱花钱,还说家里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我心里那个憋屈啊,可又没办法,财产都在他手里,我说话也没了底气。
3
两代观念碰撞,
婆媳嫌隙渐加深
我儿子结婚几年后,我就和他们住到了一起。起初,儿媳对我还挺客气,每天做饭、打扫卫生,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我年轻时候当家当惯了,看到儿媳做事的方式和我不一样,就总忍不住唠叨。饭菜稍微咸了点,我就念叨;她买件新衣服,我也会说她浪费钱。
可儿媳呢,也有做得不太好的地方。有时候我主动想帮忙带带孩子、做做家务,她却不太乐意,觉得我老一套的方法过时了,也不跟我好好沟通,就直接拒绝我,这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一次,我生病了,想让儿媳帮我倒杯水,她当时正忙着照顾孩子,就说等一会儿。我一听就火了,觉得她不孝顺,在儿子面前抱怨。
从那以后,儿媳对我更加冷淡了,儿子夹在中间也很为难,家里的气氛变得很压抑。
现在想想,儿媳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家庭,确实不容易,我不该总挑刺;但儿媳要是能多和我交流,尊重下我的想法,也许我们之间就不会有这么多矛盾了。
这三件事,每一件都让我在晚年吃尽了苦头。以前我总觉得,只要儿女有出息,我就能过上好日子,可现在才明白,幸福的晚年生活得靠自己去经营。
对子女,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别让偏心毁了亲情;财产得握在自己手里,这样才有底气;和儿媳、女婿相处,要多包容、多理解,别把身边人都推走了。
人老了,最需要的就是亲情的陪伴,要是因为自己的错误把家人都推开了,就算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希望我的这些经历,能给大家一些启示,都能在晚年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
* 本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作者享有。 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