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时,我握着方向盘驶向武夷山的方向。仪表盘指针在处轻轻颤动,后视镜里,福州城的楼宇渐次退去,化作水墨画中的淡影。三小时的车程,掠过无数茶园与竹林,当车窗外的山峦忽然有了丹霞地貌特有的赭红筋骨,我知道,这片被《徐霞客游记》反复摩挲过的山水,正在向我展开它的卷轴。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800多年前,理学大师朱熹在武夷山著述授徒的时候,写下了最早的“导游词”《九曲棹歌》,诗中有道不尽的武夷山水人文。如今,斯人已逝,历史长河中数不尽的武夷风流氤氲在山水草木之中:有千古之谜的架壑船棺文化,有2000多年的古闽越文化,有“江南汉代考古第一城”的闽越王城遗址……,武夷山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第23处、我国第4处世界双遗产地。
一、九曲清溪浮世绘
竹筏触碰水面的刹那,艄公的竹篙在鹅卵石上敲出清越的声响。九曲溪的水极清冽,能看见斑驳的阳光在青灰色卵石上织就的罗网。船工老陈是第三代撑筏人,他口中那些"三分像七分想"的传说,与两岸山崖上自然剥蚀的纹路完美契合。当竹筏转过第三道弯,玉女峰忽然撞进眼帘——这座海拔仅的山峰,在薄雾中恍若披着轻纱的少女,晨露顺着垂落的藤蔓滴落溪中,惊起银鱼般的水花。
悬棺遗址所在的峭壁如刀削斧劈,三千年前的古越人究竟如何将棺椁悬于百米高空?老陈用竹篙指向岩壁某处:"瞧见那些凹槽没?先人凿出栈道,运棺后毁去归路。"说话间,竹筏已漂至五曲溪段,溪畔的摩崖石刻渐次浮现,"逝者如斯"四个朱红大字在苔痕斑驳的岩壁上愈发醒目,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此讲学的身影,仿佛正倒映在粼粼波光中。
二、天游峰上揽云涛
次日破晓,我站在天游峰脚下仰望。848级石阶如悬空玉带,最陡处石阶仅容半足。拾级而上,石缝间倔强生长的武夷岩茶散发着清苦香气。及至半山亭,忽闻云涛涌动之声——原是山风穿过丹霞嶂谷,在蜂窝状的岩穴中奏响自然笙箫。汗湿衣襟时终于登顶,云海在脚下翻滚,九曲溪化作青罗玉带缠绕群峰。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站在天游峰脚下仰望武夷山"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的赞叹,此刻方知不是虚言。
下撤时选择隐屏峰小径,石阶上落满金丝楠木的扇形黄叶。转过鹰嘴岩,忽见几位茶农正在采摘"不见天"岩茶,这种生于岩凹处的奇种,叶片边缘天然蜷曲如雀舌。"要试一杯野茶么?"茶农掀开粗陶罐,琥珀色的茶汤在竹杯中漾开涟漪,兰花香混着岩石气息直沁心脾。
三、茶烟起处是归途
夜宿三姑度假区,街巷里飘荡着岚谷熏鹅的烟火气。老茶坊的木质招牌在暮色中轻晃,茶艺师手持紫砂壶演绎"关公巡城"的工夫茶技法。大红袍母树所在的九龙窠峡谷,六株古茶树在绝壁上沐风饮露四百余年,岩壁上渗出的清泉正滴入石臼,叮咚声应和着远处永乐禅寺的晚钟。
返程前绕道遇林亭窑址,捡拾起半片宋代黑釉茶盏残片,釉面兔毫纹依然清晰可辨。八百年前,建窑工匠们是否也曾在劳作间隙,抬头望见过我所见的武夷云月?将残片贴身收好时,山间忽然落起细雨,茶山笼在纱雾里,九曲溪的水声变得朦胧,恍若天地正在烹煮一壶陈年岩茶。
武夷山实用攻略:
1. 自驾路线:福州方向经京台高速至武夷山互通下,沿途加油站完备;景区南北入口均有大型停车场(20元/天)。
2. 必体验项目:九曲溪漂流(130元/人,建议早7点场次避开人流);天游峰景区(含在联票内,登顶约需1.5小时)。
3. 住宿推荐:三姑度假区旧街森活民宿(古风院落,夜闻茶香),旺季需提前半月预订。
4. 美食地图:炊烟山房菜的熏鹅三吃、小阙食间的紫溪粉、五夫朱子孝母饼。
5. 特别提醒:4-5月采茶季云雾缭绕,10-11月秋色最佳;岩茶品鉴慎防过度包装的"景区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