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通讯员 付延涛

他是破案攻坚能手,能在分秒必争中抓出真凶;他是救助服务先锋,发光发热与群众心连心;他是矛盾调解专家,没有他化不开的冷硬“坚冰”。


在深化“平安聊城”建设进程中,基层警务工作者是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古楼派出所五级辅警黄朋朋正是这样一位“神经末梢”上的尖兵。20年协助处理警情3200余起,排查矛盾纠纷1100余起,处置案件近600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执行各类重大安保执勤任务100余次......从年少入警至今,黄朋朋始终用“工匠精神”雕琢平安,以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了“藏蓝不分深浅,忠诚没有编外”的深刻内涵。

大雾之中驱车千公里

与“快递”赛跑抓捕嫌犯

2024年11月,有群众前来报警称,一小区多家地下室被撬,里面的财物被洗劫一空,经过对大量监控抽丝剥茧,黄朋朋发现四名嫌疑人凌晨将被盗财物以快递方式发往内蒙古,而后逃之夭夭。


当日大雾弥漫遮掩视线,但违法犯罪决不能就此遁形,黄朋朋和同事们驱车12小时奔袭1000公里,抵达内蒙古时弥天大雾让他们几乎看不见前方的带路车辆。


但破案条件越是恶劣,破案速度越要加快,黄朋朋和同事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快递赃物签收之前将该批被盗财物扣押封存,随后又将嫌疑人一举抓获,还带破了另一起近10万元的盗窃案。


与违法犯罪分子交手,危险总是存在。2023年10月份,黄朋朋前往辽宁抓捕嫌疑人时,抓捕成功后搜索物证时,发现被褥下方赫然放着一把锋利的匕首。但匕首上的那道冷光并没有让他感到畏惧,而是更加坚定了为群众破案挽损的决心。

曾连续7年春节执勤

楼顶上劝下轻生老人

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就意味着要为工作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从警以来,每逢节假日,黄朋朋总是随叫随到,20年的工作生涯里,他曾有7年连续不间断地春节执勤。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辖区一位老人因家庭矛盾要跳楼轻生。黄朋朋接到报警后和其他值班同事立即来到现场,老人情绪激动又性子执拗,黄朋朋怕其出意外也是寸步不敢离身,从早上九点到下午四点,他劝到嗓子都要冒烟了,老人情绪才缓和下来,愿意和家人一起回家。

寒冬日暮早,忙完一切的黄朋朋回到派出所,终于吃上了当天的第一顿饭,但他却慰藉地笑言:“虽然从楼顶上过了个节,但值得!”


事关群众无小事,这句话黄朋朋始终放在心上,2025年4月1日,方先生报警称其电动车被盗,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细致排查,黄朋朋发现车辆并非丢失而是被附近的工作人员移动了位置,帮群众顺利找回了车,“就算乌龙警情,也得对得起群众的信任。”黄朋朋说。

随叫随到“解疙瘩”

他是所里的“矛盾溶解剂”

黄朋朋有一个“绝活”,就是在面对矛盾纠纷时,有让争吵双方闭嘴的威信,派出所的民辅警都知道,再难的“死结”到他手里都能迎刃而解。

多年前,辖区内发生一起纠纷事件,王某怀疑张某与自己的丈夫有私情,偶然的一次碰面中在小区门口与其发生了争执,羞愤交加的张某不堪忍辱报了警。经过调查,黄朋朋发现张某与王某丈夫只是正常的生意来往,并无其他逾距,张某心中悲愤,始终不愿与王某和解,二人就此事胶着了半年的时间。

其间,黄朋朋始终都没有放弃过调解,无论早晨还是夜晚,只要当事人有需求,他都随叫随到,在时间的推移和他的努力下,双方终于达成和解,王某丈夫对他也再三感谢。


作为调解桌上的“和事老”,很多曾经剑拔弩张的双方在黄朋朋的面前都握手言和,调解本上密密麻麻的“已解决”,背后承载着无数个为民服务的初心。


选择了警察,就选择了忠诚服务,扎根在基层,担下守护平安的使命。从怀揣“英雄梦”的热血青年,到独当一面的“老黄牛”,如今,看着派出所里的年轻同事像他当初一样一腔热血去处警,黄朋朋会像老父亲一样叮嘱:“保护好老百姓,保护好自己。”平时工作忙碌对家人缺少陪伴,他也会在凌晨五点给早起上学的女儿买一碗她想喝的胡辣汤尽力弥补亏欠。


二十载从警路,平凡处见赤诚。“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黄朋朋过去的注脚,未来,他也依然会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不待扬鞭自奋蹄”的为民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