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倾心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原诗 / 写作背景 /注释及大意
注释及大意
(接上)
40、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
水经:即《水经》,茶圣陆羽著,佚失。唐著名茶人、三元及第的张又新在其《煎茶水记》中对《茶经》内容有所记留。
本句大意:对茶的研究让人深感快乐,就连《水经》也反复研读。
41、陆子咤中泠,次乃康王谷。
陆子:指《茶经》、《水经》作者陆羽。中泠:指镇江中泠泉。张又新《煎茶水记》记载,唐代名士刘伯刍依水味及茶汤表现将泉水分为七等,中泠泉被列为第一等,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泉”。此泉泉眼原位于扬子江江心,后河道变迁,大约在清咸丰年间演变为镇江市金山寺外的陆地泉眼。康王谷:位于江西庐山南麓石镜峰下。张又新《煎茶水记》载,陆羽将天下泉水分为二十品,康王谷谷帘水被列为第一品。
青牛君:按照张又新《煎茶水记》,陆羽将庐山康王谷谷帘水列为第一品,而将中泠泉列为第七品。与反复研读陆羽《水经》的苏轼所列中泠泉第一、康王谷第二,大有不同。《煎茶水记》说陆羽二十品是口授命人记录,而苏轼则是阅读《水经》原本。因此,青牛君认为,苏轼所记当为陆羽论水之本源。这一点,似应特别注意。
本句大意:在宜茶泉水评鉴中,茶圣陆羽尤喜长江中泠泉,其次是庐山康王谷谷帘水。
《东坡笠屐图》 李公麟(北宋 局部)
42、䗫培顷曾尝,瓶罂走僮仆。
䗫培:即虾蟆碚水。张又新《煎茶水记》载陆羽将其评为第四泉(“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虾蟆口水,第四”)。顷:往昔。1059年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二度离开四川,经三峡东下,路上作《虾蟆背》,此诗为苏轼的第一首茶诗。瓶罂:均属小口大腹的器皿。此处指小口大腹的盛水器具。
本句大意:往年我曾途经峡州扇子山,命僮仆用瓶罂取了虾蟆碚水泡茶品水。
43、如今老且懒,细事百不欲。
本句大意:如今年老而慵懒,对诸般琐事皆无意施行。
44、美恶两俱忘,谁能强追逐。
“美恶”:此句表面说茶之优劣,实为由茶而引发的人生哲思。
本句大意:如果一个人放下美丑、好坏这些外在的执念,而追求内心的豁达、超然和自在,那么又有谁可以左右你的思想和行为呢!
凤来朝(白牡丹) “国际美味奖”最高评级
45、姜盐拌白土,稍稍从吾蜀。
姜盐:蜀地有姜盐与茶同煎吃的习俗。苏轼《和蒋夔寄茶》“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白土:指白土茯苓,又名白土苓、土茯苓,是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材。苏轼做本诗时,正是“况此夏日长,人间正炎毒。”因此,姜盐之外,又加入土茯苓与茶同煎。稍稍:此处意为逐渐、渐渐。吾蜀:此处指苏轼的故乡蜀地的茶俗。
本句大意:此时夏日炎毒,我沿用故乡蜀地的茶俗,将姜、盐、土茯苓与茶同煎,消暑解毒又养生。
46、尚欲外形体,安能徇心腹。
徇:顺从。
本句大意:倘若要超脱形体的束缚,又怎能屈从内心的欲望。
凤来朝 茶汤实拍
47、由来薄滋味,日饭止脱粟。
脱粟:糙米(只去皮壳、不加精制的米)。
本句大意:我一向不刻意追求食物的味美,每日的饭食但有糙米饭足矣。
48、外慕既已矣,胡为此羁束。
本句大意:一旦对身外之物无所贪慕,内心便波澜不惊,从而得到真正的平静和自在。
(待续)
我是青牛君,倾心打造传世茶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祝各位读者蛇年吉祥,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