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armyrecognition网站2025年4月6日报道,2025年4月1日,美国空军宣称在人工智能空战领域取得重大里程碑,VENOM项目最后一架指定改装的F-16战隼战斗机降落在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这标志着在"毒蛇实验与下一代作战模型——自主飞行试验台(VENOM)"框架下改装的机队组建完成。该项目代表将传统战斗机改造为测试与开发自主飞行和作战能力的先进平台迈出关键一步。


VENOM计划于2024年4月正式启动,核心目标是通过快速迭代提供快速、灵活且安全的环境,以验证自主性和基于人工智能的任务系统,项目可利用F-16机身开展高性能测试,无需承担新机研发的成本与复杂性。当时美国空军第96测试联队和埃格林空军基地第53联队接收了首批三架F-16,启动了项目的改装与集成阶段,为VENOM-AFT(自主飞行试验台)奠定基础,该系统旨在加速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飞机上自主软件的开发测试。


作为VENOM项目的一部分,6架F-16战隼正在埃格林空军基地进行改装,涉及软件、硬件和仪表升级以实现自主飞行。关键物理改装包括加装自动油门系统,使自主软件能调节飞行控制面和发动机推力,安装增强型传感器、飞行控制接口,以及支持人工智能应用的机载处理系统,更接近在配备真实任务系统的战斗机上测试自主能力。与QF-16靶机不同,这些改装机始终保留飞行员座舱,飞行员将实时监控自主系统并保留算法启停权限,VENOM飞机绝不会完全脱离人类操控。该项目通过第40飞行测试中队与第85测试评估中队开展开发与作战测试。


在实体改装推进的同时,VENOM项目遵循系统化开发流程,自主系统持续在超实时建模与仿真评估空战环境中进行海量空战场景测试。自2024年起,仿真测试涵盖视距内(WVR)和超视距(BVR)配置中的一对一与二对二交战,为训练自主系统掌握复杂空战战术提供高效途径,模拟特定场景可运行千次以研究任务中的变量与决策,支持单个任务最多数千种变体的高强度迭代,用于优化人工智能决策模型。项目下一阶段将开展硬件在环与软件在环测试。软件测试确VENOM自主系统与飞机航电的通信连接,硬件测试则聚焦安全性验证——确认自主指令不会超出飞行包线或危及飞行员。测试通过后,项目将使用完成改装的F-16进行地面测试。


第96测试联队和第53联队是美国空军推进与验证尖端作战技术的核心力量。驻扎埃格林空军基地的第96测试联队作为空军主要开发测试单位,专注于空投武器、飞机系统、制导技术和电子战工具,确保新系统投入实战前具备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第53联队专门负责作战测试与评估,验证系统在真实战斗场景中的表现。两者共同构建了从概念到实战能力的完整测试生态系统。埃格林空军基地通过同步开展开发测试(DT)与作战测试(OT)加速进程,首架改装机预计在首批F-16抵达后18个月内(即2025年10月)启动测试。下一阶段将利用高保真模拟器进行软件在环和硬件在环测试,确保人工智能系统与飞机航电及飞控系统安全交互。验证通过后,项目将进入地面测试并最终实施实弹飞行测试。


VENOM项目五年期预算约1.2亿美元,需经国会批准与监督。该项目作为埃格林自主数据与AI实验场的组成部分,增强了美国空军开发支持有人-无人协同和独立人工智能辅助任务的自主系统能力,为协同作战飞机(CCA)计划提供技术支持,成为将自主决策融入战术场景、扩展作战范围、提升生存能力、减轻高烈度任务中飞行员认知负荷的关键推动力。随着六架测试用F-16全部到位,美国空军宣称VENOM将引领该军种进入空战发展新时代——人工智能驱动系统与传统载人平台无缝协作的时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