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之父

陆道培院士去世

4月3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发布讣告,沉痛悼念陆道培院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血液病学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委、政协第九届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内科主任,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创始所长陆道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2日16时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陆道培院士1931年10月30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1955年毕业于中南同济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后任职于北京中央人民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81年创建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并担任所长,1984年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1986年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北京大学血液病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陆道培同志于1964年成功完成国内首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该病例是亚洲第一例、世界第四例移植成功病例,更是全球范围内术后生存时间最长的成功案例。

1981年,他成功完成国内首例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开创了我国骨髓移植治疗先河,使众多白血病患者重获新生。

1992年,陆道培积极呼吁并参与筹建中华骨髓库,宣传成立骨髓库的必要性,普及捐献造血干细胞治疗疾病和对捐献者健康无损的知识。1996年,陆道培建立了中国首个国家批准的脐带血库,并于2000年首先成功开展成人双份脐带血移植,为亟需移植的患者开辟了又一个造血干细胞的来源。

早在2002年陆道培建立了GIAC方案,在开展亲属间HLA配型半相同移植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使得半相同移植与同胞相合移植的结果相媲美,该项临床结果于2005年就在线发表在血液学领域著名的杂志《Blood》上。该方案已被国内大多数医院所采用,一些国外的医院也尝试采用此方案进行半相同移植,均取得相似的结果,进一步奠定了我国半相同造血干细胞移植水平处于国际领先的基础。

在此后十余年时间里,陆道培同志带领团队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成功完成国内首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完成国内首例ABO主要血型不相合骨髓移植;成功完成国内首例超大体重成人双份非血缘脐血移植;首次证实混合胎肝细胞移植可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风险;创新性发现单倍型异基因骨髓与去T细胞自体骨髓混合移植可形成嵌合体而不引起GVHD。他通过实验证实大蒜提取物具有抗巨细胞病毒作用,胎盘丙种球蛋白对GVHD具有治疗效果。通过系列技术创新,我国HLA相合移植5年生存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鉴于陆道培同志对中国血液病学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他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5年)、“何梁何利”奖和陈嘉庚奖(1997年)、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美国骨髓移植学会(CIBMTR)“杰出服务贡献奖”(2016年)。

陆道培同志毕生致力于中国医学事业,以医学发展为使命、以国人健康为己任,呕心沥血、勤勉工作。作为医学家、教育家和临床科学家,他矢志不渝、求索不息,在中国血液病学领域取得开创性成就,为无数血液病患者带来希望。他躬耕杏林、桃李芬芳,培养出两院院士、博士及博士后等大批医学领域杰出人才。他的言传身教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勇敢追求理想、不断追求卓越。

国内DIC研究奠基人

宋善俊教授逝世

4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发布讣告:我国著名内科学家、血液病学专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内科教授宋善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2日23时30分离世享年84岁。


宋善俊教授1941年9月29日出生于湖北省公安县,1963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并留校工作,历任血液内科主任、血液病学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协和医院)院长等职,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宋善俊教授主要参与编写了我国血液病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临床细胞学图谱》,并获1971年湖北省优秀图书奖。

上世纪80年代,宋善俊教授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奠定了我国DIC诊断的标准,实现了“四个一”的突破,即在国内第一次开展DIC动物实验;第一次提出DIC临床诊断标准;第一次提出DIC实验诊断标准;第一次撰写出版DIC临床专著。此后,他又率先在国内将肝素等用于DIC的抢救,该项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提名科技进步二等奖。

宋善俊教授主持完成中南第一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研制抗白血病的三尖杉药品获卫生部科研成果甲等奖。1993年,宋善俊教授主持完成了中南地区首例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

宋教授还曾担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六届、第七届常委,湖北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第三届、第四届主任委员,《临床血液学杂志》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主编。

宋善俊教授一生追求真理,正直谦和;尊重同事,待人真诚。在从医执教60余年期间,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学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

永远怀念!两位老先生一路走好!

撰文 | 梅斯医学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版权说明: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