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夏天(组诗)

1.

灵魂长草的人已经死去

我就这样孤独地

站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

默念一段浅灰色悼词

2.

培一抔土,再培一抔土

梧桐枯死在鹃鸟飞走的清晨

我将所有祭祀的词

深埋进一场刻骨铭心的雨里

3.

走过站着石碑的荒地

燃烧殆尽的火

焚毁了最后一寸颓势

我拒绝在死亡簿上签名

4.

也许是吃草的羊,也许是

掉在山坡的云朵

越是靠近盛夏,距离那只偷窥的白狐

就越远

5.

一朵花落下,又一朵花落下

我诵念着圣经,用一只缺口的杯子

盛装整个雨季的纯洁

是的,我的眼结膜上布满了污点

6.

左脚瘸了,不能诅咒觊觎肉体的神祇

灵魂还在低头忏悔

闪电劈开的黑石里

容不下一株自由生长的草

7.

我将经过空旷的早市,劈碎了所有吆喝

仍旧找不到斧头的下落

祈求醒着的鸟儿吧

码头的船已升起了白帆,即将起航

8.

雷声已过。枯树倒下的地方

一只乌鸦在回头张望

黑衣落下来,裹住巫师向天而立的铜剑

葬礼接近尾声,我不是招魂幡下唯一哭泣的人

9.

我和开粉花的三叶草,都是传闻中

无家可归的孩子。弯刀镇守的木门后

父亲的咳嗽还在围着香炉游走

长明灯照亮着悲伤,不知会延烧到何时

10.

左耳挂在失忆的窗口,经过的风反复敲响

我唤不醒月光下装睡的新娘

泪痕在镜里起了褶皱

哭声却更加锋利

11.

荷花伤心到深夜,没有等来鱼儿的痴情

那几阕月色,那一池婉约

被风弄皱,丢弃

垂钓者起身离去,拒绝说出真相

12.

传说里只有一个牧羊人

一只偎着石头睡觉的黑山羊

雪没有停,山坡上已开满了桔梗花

风铃举着未曾落下的鞭子,不厌其烦地叙说着

13.

向日葵忘了锁门,蚱蜢就跳了进来

是的,还是草木丰茂的夏季

影子站在山巅,又扯下一片云的洁白

擦拭眺望的眼睛

14.

月亮落下去不久,那块被母亲夸大其词的石头

化身成无恶不作的熊,从湖边启程

很快抵达唱着童谣的石屋。我数落了许多星星

穿过透着一丝亮光的侧门,进入梦乡

15.

猎人正在午休,夏至接近尾声

狼群向北,穿过季风压不住的惊惶

不要问草原在哪里,每一株芨芨草上

都摇晃着枪声,河边流淌着陷阱

16.

点亮火把,迎接穿过寓言的孩子

他用干净的词语,修饰没有月光的午夜

萤火虫飞回来了,夜莺又开始歌唱

子弹上膛的枪,退入深不见底的黑里

作者:李洪(1973.11-),重庆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剑影情仇录》、《断臂无言》、《决斗》,中篇小说《乡村葬礼》,出版诗集《独自轻唱》《红尘.烟火.流年》《重影》。作品见《安徽文学》《诗歌月刊》《延河》《鸭绿江》《特区文学》《散文诗世界》《参花》《躬耕》《陕西文学》《辽河》《含笑花》《速读》《天津诗人》《重庆日报》《重庆晚报》《民族时报》《企业家日报》《北海晚报》《安徽科技报》《精神文明报》《读者报》《武陵都市报》等,有作品入选《中国作家网精品文选:灯盏·2019(下卷)》(作家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


饮酒

酿下四季的寒暑

端起 当歌

也或当哭

醉与醒都是世道

就着过往

也就着来日 干杯

每一声慨叹

都是江湖

落日

落日啊

每一座山峰

都在余晖里

皈依

囚徒

目光 被地平线弹回的瞬间

心底的震颤 传来

遥远山谷的 回响

被地平线放逐的人

也被地平线 囚禁

独自守着 自己遗落在地上的

长长的影子

等待 风吹往的方向

等待 落日余晖

最后的宣示

第一阵晚风吹来

夜色将漫过 漫长的地平线

盛夏的回想

盛夏

是冬日风雪的回想

回想 一条大河的澎湃与消落

一座大山的繁茂与萧索

回想 最后一只寒蝉

如何逃过烈日 逃过

最后一场秋霜

回想 一片苇草

在丰盈与枯萎中

如何等待来年

穿过漫长的季节

回想盛夏

回想 一路

被时光缓缓放下的

又一路 被时光缓缓拾起

水滴与霜砾

是离别 也是相逢

屏息于落日

漫天晚霞

幻化万丈佛光

天地 静穆于

辉煌的落日

一切 终归谢幕

无需 告别

无需 守望

也无需 祝福

白昼 曾经 盛大

让黑夜 归于 黑夜

我们 只需

在最后的余晖里 屏息

作者:慈云,本名李评,湖南郴州人,1960年11月生,退休闲居。


冬日,那些花呀草呀(外二首)

文/张帆

不要看那朵牵牛花

藤都枯了,还在默默地向上攀

向上攀,并不是孤傲

它有它向高的追求

不要瞧那棵地滚草

叶都黄了,却还是无声地向四周爬

向下爬,并不是卑贱

它有它低的梦想

冬日,虽然到处是一片荒凉

但那些花呀草呀

它们有它们的生存方式

它们有它们各自的活法

就像我们,生在这世间

站要有站姿,坐要有坐像

活着,不必说精彩纷呈

起码得要有模有样

北风中的狗尾巴草

在北风萧萧的强大中

你显得那么单薄

纤纤的茎,细细的叶

仿佛只要北风轻轻地一吹

就会凋,就会落

在北风呼呼的强劲里

你又是那么瘦弱

仿佛尘土微微一扬

刹时就是一片苍茫

你知道,生在这世间

谁也不是谁的依靠

无奈中,你自己抱着自己瘦小的身体

抵抗着霜冷露凉

招架着风雨的沧桑

无论岁月怎样蹉跎,你始终坚信

草有草运

木有木命

看透了

冷暖都是人间

西风中的海裳花

是容

终会老

可等到老的那一天

总有些不服和伤心

是颜

终会衰

可衰的那一天到来

又有些后悔和遗憾

唉,人无百般好

花无百日红

一切,顺其自然

就是最好的宿命

西风中,你离去的一瞬间

长叹的那声“唉”

不仅让我看到了你的无奈

还看到了无从选择的伤心欲绝

河流拐弯

文/张帆

河流拐弯

是远方,远方拐弯

是故乡

河流流到远方

拐了一个弯

像一个“之”字

我是“之”字上的一点

东瞧,西看

总是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我是“之”字的拐

左拐或右拐,回家的路

总是显得很漫长

山坡上的白杨树

张帆

你的矮

显示出了天空的高

你的小

突出了大地的宽广

不过,你用树枝几笔最简洁的线条

就描绘了天空的高远

用几片凋零的落叶

就覆盖了大地的苍茫

站得高

不一定要看望远

而是要看得清

蓝的是天,白的是云

看得远,也没多大意思

而是要知道,下山的

是夕阳,而故乡

朦胧在远方

黄昏剪影

张帆

弯弯曲曲的田梗上

走着两个影子,有时

一个影子在前,有时

一个影子在后

两个影子,总是间隔不远

分不清谁先谁后

看样子,很亲密

像一对老朋友

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交流

反正,风儿吹得很清

夕阳笑得很美

走到村口,他们走进了同一个家

只不过,一个影子回了东屋

一个影子去了西厢房

哦,原来他们是

我的爷爷和他的老牛


邂逅星光

三更,停电

携着影子小区转悠

月已西归,满天的星星

大的像宝石,小的像珍珠

皆眨巴眨巴地望着你

仿若隔世。头顶的星光

是童年的星光归来,纯得

像深山泉水没一点杂质

星星是天空的孩子

你是大地的孩子

夏夜的禾场上歇凉

祖母和你一个个数着星星

数着数着睡着了

星星和祖母一道守候着你

用柔和的白擦去你白天的疯

时光远离了童年

星光闪烁着乡愁

两鬓斑白的你仰望夜空

稀拉的几颗星,毛边纸似的朦胧

50年的惦记、寻觅

邂逅夜半像发小般亲切

拥抱你以闪烁的热情

与儿时况味吻合得严丝合缝

星星不老,你却霜浓

小雪

小雪是与你一起长大的表妹

小家碧玉招人喜爱

每年的冬天都会搭乘寒流

的顺风车来看看你

这些日子寒流被阳光拦着

小雪将自己揉碎成霜粒

清晨和你见上一面后

在你面前撒了一回娇

小鸟依人般搭乘阳光回去

白鹭渡

像是名家笔下一幅油画

渡口的沙洲上绿草为家

清亮的河水下鱼游虾嬉

灵动飘逸的白鹭是主题

三五只或一群白鹭悠闲翻飞

犹如白色的天使翩翩起舞

嘎嘎的叫声明亮而清脆

犹如从一只白釉箫里发出

最是水面上一抹雪白如行云

飞进你眼瞳的一刹那

如同一群翘嘴鱼游在河里

那是白鹭在镜子的靓影

油画每一天都是新的

像河里的流水清澈透明

将白鹭渡简写成白路

一如男人没有鸟一样

作者:崔伟群,江西崇仁白露乡人,1964年出生,从事新闻报道多年,从小喜欢诗歌,近两年开始学写。


陷进一场狂风中

不是错过了所有

只是陷进了一场狂风中

一陷进呼啸的风里

也就陷进了

苦不堪言的飘零

一片片柳叶

多像招魂的黄手帕

悬垂在

随风摇曳的枝头

落与不落

都没有自由

落是回归

亦是深陷

如一碗烈酒

骨鲠在喉

徒生起退无可退的忧愁

不落是坚韧

也是坚守

宛若一曲挽歌

肝肠寸断

飘荡着四面楚歌的魔咒

仰望的日子

删繁就简的风

才是真正的艺术大师

在纯净的天空中

删掉芜杂和悲鸣的沉重

只留下黄栌的虬枝

和斑斓的叶子

在阳光里

精灵一般闪耀

豪情满怀的狂风

只需轻轻一挥

就用最简洁的光和影

绘出了绝佳的风景

让人一眼钟情

再也走不出天空

仰望的日子

竟是如此地光明与从容

谁还在惦念

那人间茕孤的形影

在疲于奔命的尘世里

人们总是落叶般

身不由己

匆匆又匆匆

没有时间和心情

来梳理

苦不堪言的人生

更缺乏理智和睿智

把人间的繁杂

一一看清

要借助一场风

给生活来一场断舍离

把自己喊醒

在沧桑的岁月中

活得清醒又坚定

自由才是快乐的方向

再凄戾的风

都困不住

柳叶的枯黄

再牢固的堤岸

都锁不住

湖水的波浪

放开才是

活力的源泉

自由才是

快乐的方向

在风中

舒展惯了

已忘却

人间的逼仄

那么多

有形无形的制约

早已窒息了思维

仿佛你对

沉重的尘世

喊过了无数声

却仍然无法

把一个人喊醒

一旦束缚得久了

每个人的人生

都会僵硬

如一湖死水

早已失去了空灵

作者:凡富堂,河南郑州市人,中国诗歌网注册诗人,读睡诗社专栏诗人。秉承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幸福的理念,在诗歌的海洋里享受诗意的生活。在《飞天》、《诗歌月刊》 、《诗刊》、《今日头条》、《中国诗人》、《河南诗人》等期刊、微刊发表诗歌1000余首。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诗对生存生命的揭示。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不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品优质诗集,朗诵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推荐诗人作品,让更多人读优秀作品,体味诗歌文化,我们正在行进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