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产经新闻》刊文表示。在去年2月份美国和日本举行的代号为“2024-利刃”的联合军演中,美日不仅首次对所谓的“台海有事”进行了军事模拟演练。日本自卫队的战机,也首次模拟了对中国军舰的攻击。而中国航母,则是日本自卫队的优先攻击目标。
美日“2024-利刃”联合军演,实际上就是美日此前为所谓的联合作战司令部所做的相关准备。今年3月份,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成立。司令官为南云宪一郎,率领240人,专门负责日本自卫队和美军之间的协调工作。
并且,还毫不避讳的表示,成立“统合作战司令部”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防备大规模自然灾害和台湾突发事态”。
那么,目前日本自卫队的反舰作战能力,尤其是空基反舰作战能力如何呢?
随着中国海军实力的不断提升,日本自卫队目前的几款主力战机,基本上都具备了使用空射反舰导弹的能力。日本的F-2战斗机ASM-1、ASM-2和ASM-3空射反舰导弹,最大攻击距离在200公里左右。虽然有消息称日本方面在研制最大射程能够达到400公里的ASM-3A,但目前还没有研制成功的相关消息。
此外,日本方面还打算将部分机况比较好的F-15J战斗机,升级到“超级拦截机”的水准,并能够兼容使用美国的AGM-158C远程隐身反舰导弹。虽然有部分观点认为基于JASSM-ER研发的AGM-158C,最大射程无法再维持930公里的水平,但仍然拥有560公里左右的最大射程。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美军已经完成了AGM-158C远程隐身反舰导弹在F-35隐身战斗机上的兼容。因此,日本自卫队目前装备的F-35A隐身战斗机,以及今年开始接装的F-35B垂直起降隐身战斗机,理论上也都能够兼容使用AGM-158C隐身反舰导弹。
AGM-158C远程隐身反舰导弹目前最大的威胁,是其被动侦搜硬件和被动电子侦察感应器。因为主要依靠数据链更新火控诸元和目标数据,AGM-158C远程隐身反舰导弹在攻击时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不会发出任何电磁信号,侦测和拦截难度会比较高。所以,这款反舰导弹,一直被美日方面视作对中国海军的重要攻击手段。
从目前的研究上来看,AGM-158系列隐身反舰导弹的前向隐身能力不错。不过,其纵向隐身能力如何,目前还需要打上一个比较大的问号。在战时用空警500、空警600等预警机在相关空域构建相应的空中预警力量,也能够对AGM-158系列隐身反舰导弹形成一定的压制能力。
其次,AGM-158系列隐身反舰导弹上的多频谱被动雷达+红外成像双基寻标器虽然隐身效果很好。但相对应的,对于第三方导引的依赖不低。
所以,在战时强化对美日远程海空搜索平台,尤其是美日预警机、战场指挥机等特种机的压制和打击,也能够有效削弱AGM-158系列隐身反舰导弹所带来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