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简介:任剑涛,1962年8月生于四川苍溪,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近期出版著作《混搭的承诺:现代政治观念史40讲》(2025)。本文整理自学人Scholar对任剑涛教授的专访。

特朗普两次当政带来的巨大波动,确实让美国社会陷入了一种焦虑和不稳定状态。但从政治史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其实很正常。如果把时间跨度拉长,把所有总统的 执政 状况进行复盘,就会发现,特朗普的波动幅度并不是最大的。例如,南北战争时期,北军将领格兰特 (Ulysses S. Grant ) 担任总统后, 认定选官即是酬庸, 那个时候的 治理 就 极为混乱。 南北战争 时期,被认为 是 伟大总统 的林肯 遇刺 而亡,那也是因为他 的 治国 方式 激化 了 社会矛盾所致 。 1968 年 民权运动时期,社会失序的状态也曾经令人高度担忧。这种波动,一方面是因为社会需要消化的情绪已经到了一个关节点,社会乱象频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执政者对政策 调适 幅度的把握不到位,用力过猛或施策不当,都会给人极大的不适感。

美国的政治周期可以分为不同层次的波动:短波( 五到十 年)、 中 波(几十年)、长波(百年)。 1945年雅尔塔体系建立后,人们曾以为它是最稳定的体系 ,一定会长期发挥稳定效力。 但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早在美国债务突破 10万亿美元时,就已经有人开始惊呼财政危机。 但期间执政的共和党、 民主党政府 都 不愿在结构上进行改革, 只是一味 提高债务上限来维持稳定 假象 。这一做法导致美国债务规模逼近 37万亿美元,使得财政问题变得积重难返。 因此,在雅尔塔体系运行 80年之际,美国不 得 不进行结构性重组。危机有多重,调整幅度就有多大,震荡就有多剧烈。这就是目前美国施政让人颇为不适的原因。

特朗普 是一个 商人, 声称自己长于交易,但他的政治谋略的某种幼稚性是显而易见的 。 他的 政治策略更多依赖 的是 直觉 ,朝令夕改是家常便饭 。他 清楚意识到 美国继续按照现有模式运行,最终可能因财政崩溃而无法维持 国内秩序,遑论维护 全球秩序。因此,他 主张对美国国内政治机制动刀,排干华尔街与华盛顿的 “深层政府”(deep state)沼泽;且 大力要求欧洲国家提高国防预算,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军费开支提升至 GDP的 3 % 到 5%。

但撼动美国国内既定机制谈何容易,至于 欧洲国家的军费支出依然 明显 低于预期。有人认为特朗普的做法太过激进,但他的这一策略确实 动摇了国内体制机制,并 迫使欧洲国家做出 适时 调整。这些反应打破了旧有的稳定,使人们感到混乱,但这种混乱并不一定会长期持续, 或许 是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短期震荡。

大国的政策调整 周期 通常 是 10年 左右 。 可以预期, 美国的政策调整无法在特朗普的一个任期内完成,后继者必须继续推动这一进程。不论是万斯、卢比奥,还是其他共和党人,他们都可能延续特朗普的政策 ,也可能中断他的政策 。如果美国民众在未来十年间仍支持共和党,这一调整将持续推进;但如果民主党再次执政,则 明显 会中断这一进程,出现 显著的 政策回调。然而,无论哪个党派执政,结构性调整的需求都不会消失,反而会成为未来政治竞争的焦点。

这意味着,未来十年美国仍将处于持续震荡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势力的博弈会导致短期的不稳定,但从长期来看,这种震荡可能是调整国内秩序与全球秩序的一部分。


与许纪霖同游洛阳、安阳(5.28-6.2),探寻“最早的中国”


与雷颐同游乌兹别克斯坦(4.28-5.4),探索中亚文明与丝绸之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