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与匈牙利深化军事合作 欧洲防务格局再生变数
塞尔维亚与匈牙利近日正式签署军事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两国在国防领域的协作。
塞尔维亚国防部长与匈牙利国防部长在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Aleksandar Vučić)的见证下签署了一项协议,其中包括大幅增加联合军事演习的内容。武契奇在其Instagram账户上表示,两国将“进一步加速并推动我们在国防领域所有立场的接近”。
据亲政府的塞尔维亚门户网站《Politika》报道,这位右翼保守派总统表示,双方正朝着建立“双边军事联盟或军事联合体”迈进。他补充说,匈牙利是该地区与塞尔维亚军事合作最密切的国家。匈牙利国防部长克里斯托夫·萨莱-博布罗夫尼茨基(Kristóf Szalay-Bobrovniczky)则指出,塞尔维亚是匈牙利最重要的双边军事合作伙伴,同时也是该地区唯一既非北约成员也非欧盟成员的国家。
除加强联合军事演习外,协议还涉及海军训练、多国志愿预备役士兵的作战训练、步枪射击训练以及联合军备采购计划。欧盟的观察人士对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的合作表示担忧。
这一决定被视为对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近日宣布加强军事合作的回应。贝尔格莱德方面指责该举措可能破坏巴尔干地区稳定,而塞尔维亚的此次反应也显示了欧洲安全格局的进一步分裂。
欧洲军力的现实困境
尽管欧洲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仍保持对俄强硬立场,但欧洲主要军事大国的实力已被广泛质疑。
英国、法国、德国和荷兰作为欧洲名义上的军事主力,其军队近年来在兵员素质、组织结构和战备状态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特别是一线部队战斗力和人数严重不足。尽管这些国家仍具备一定的军工生产和研发能力,但实际战斗力已大幅下降。
相比之下,一线部队战斗力实际较强的欧洲国家反而是西班牙、意大利、波兰和希腊,而这四国的一线部队和现有预备役占欧洲可马上投入战斗部队一半。然而,除波兰外,这些国家普遍不愿深入介入俄乌战事。
此外,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也被认为是欧洲较为积极的军事力量。其中,罗马尼亚因战备相对落后,仅愿意采取防御性措施;匈牙利则在对俄关系上保持友好立场,不愿与莫斯科直接对抗;芬兰与波兰是欧洲少数既有能力又有意愿对俄采取强硬态度的国家,但两国军事实力仍远远不足以在欧盟层面发挥主导作用。
欧洲安全格局:分裂与重组
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希望减少在欧洲的军事存在,并谋求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而乌克兰危机的持续使得欧洲不得不在缺乏强力后盾的情况下自行应对。然而,欧洲军力的现实问题,使得即便是主张继续支持乌克兰的欧洲国家,也难以真正形成有效的军事干预能力。
在此背景下,匈牙利与塞尔维亚深化军事合作,进一步凸显了欧洲安全架构的裂痕。波兰和芬兰虽然愿意在对俄问题上保持强硬立场,但单靠两国的力量显然难以改变欧洲整体的防务困境。
未来,随着巴尔干局势的变化,以及各国在俄乌冲突中的不同立场,欧洲安全格局或将迎来更多调整。欧洲主要大国是否能有效解决军队战备不足的问题,是否能在面对地缘政治挑战时形成统一战略,都将成为影响未来局势的重要变量。
- THE END -
(以上内容由欧洲时报中东欧Karl原创编译,部分内容参考自ORF、奥地利《新闻报》《信使报》《奥地利报》《今日报》等,部分图片来自新华社、APA及网络,转载请注明《维城》Eur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