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知识局
文字 | 绯红之猪
校对 | 朝乾 编辑 | 同同
中年男人在短视频平台最爱看啥?小姐姐跳舞?
那你可就想错了——锻刀大赛才是中年男人真正的“减速带”。在某短视频平台,“锻刀大赛”话题下的视频播放量高达75亿,妥妥顶流了。更别提有多少账号是靠解说《锻刀大赛》视频吃饭的。
火光四射的锻刀比赛,能否俘获你的心?
(图:Forged in Fire)▼
为什么中年男人这么喜欢看锻刀比赛?除了放松解压之外,更多的是对硬核手工技艺的崇拜与兴趣、在残酷竞技中获胜的快感,以及刻在基因里对杀戮的一种渴望。
中国的刀具产量独步全球,单位都得用亿来计算,其中光是广东生产的刀具就超过了全球的四成,要说中国造出来的刀活跃在全球各地一点儿也不过分。
中式菜刀,火向全球
西式厨刀讲究的是各司其职,一把刀干一件事,如主厨刀、面包刀、剥皮刀、切片刀、抹刀、雕刻刀、牛排刀、斩骨刀……各有其功用,厨房恨不得是个兵器库。
相比之下,中式菜刀则主打一个“一刀在手,天下我有”,不管是切、剁、拍、碾、刮,都能用一把刀搞定。
西式厨房里总能见到排列开来的各类刀具
(图:壹图网)▼
前阵子某书中西“大对账”运动,让不少“洋抖难民”在学习正经中餐做法之余,还领略到了中式菜刀便宜但全能的魅力,网购平台上中式菜刀销量大增。
在美国亚马逊上,来自中国广东省的“十八子作”品牌的某款中式菜刀,就有1500多条点评,综合评分达到4.6,好评率相当不错,过去1个月内销量超过200把。
(图:amazon)▼
这里简单翻译几个热门评论:
“这把刀不可思议地锋利,可以精确、省力地切肉和骨头。这是一款多功能且可靠的工具,在厨房表现出色。”
“刀刃非常锋利,可以长期保持良好的锋利度……装配与表面处理可以与高质量德国刀、日本刀相媲美。”
“开箱就非常锋利,刀很容易能磨得很快……平坦的刀刃,可以用于把蔬菜和肉切丁或切碎……如果你想要一把锋利的全能厨刀,买这把不会让你失望。”
很多评论都提到了这款菜刀锋利的特征
(图:amazon)▼
除了亚马逊海外用户的好评之外,海外媒体也开始关注中式菜刀的全能魅力。比如《纽约时报》消费品评论网站上这篇《为什么我使用中式菜刀的频率高于其他刀具》中,有这么一段话,相当有代表性:
“中式菜刀是力量与精准的结合:同一把刀既能斩断鸡骨,也能在蘑菇伞盖表面轻划花纹。中式菜刀尤其全能——既能胜任劈砍等大开大合的动作,又能处理切丝、切片等精细操作,堪称厨房中的万能工具。”
一位外国用户在展示中式菜刀良好的斩骨剔肉功能
(图:Youtube-Knifewear)▼
2020年,全球厨房刀具总交易额达到了2.89亿美元,而厨房刀具最大出口国正是中国,占了将近2亿美元。
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国出口厨房刀具的大头是来自广东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阳江。
有着美丽海景和发达渔业的广东阳江
也拥有占据重要地位的五金刀剪产业
(图:图虫创意)▼
刀具之都的自我修养
有句话叫做“世界刀剪看中国,中国刀剪看阳江”,阳江就是中国的刀剪之都。早在清代、民国时期,阳江就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制刀作坊,“阳江小刀”彼时就打出了名气。
解放后,阳江本地的制刀作坊先被合并为生产合作社,后于1958年组建了阳江县地方国营小刀厂等一批国营刀具厂,从手工锻打进化为机械化生产。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批国营刀具厂逐渐衰落,几十年来国营刀具厂培养的人才,以及从外地被吸引而来的人才纷纷下海创业,建立私营刀具小作坊继续做刀具生意。
阳江一家刀具企业的生产车间
(图:Youtube-Yangjiang Kitnife)▼
如今,阳江本地刀剪企业数量已超过1500家,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阳江不仅是全国最大的刀剪生产与出口基地,多年的持续耕耘更使其拥有菜刀、剪刀、小刀等刀剪以及相配套的钢材、塑料、机械生产设备的五金刀剪产业集群。
简单来说,在阳江,从钢材、塑料、木材的原材料供应,到模具与加工设备,再到五金刀剪生产制造,乃至满世界找生意的贸易商,都是大把大把的,根本不用去外地找。
广东丰富的林木资源也为刀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图:图虫创意)▼
不过,阳江的刀剪产业集群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21世纪初,这里基本还是以给国外代工做刀剪为主。
随着欧盟提高刀剪的卫生安全标准,阳江刀剪产业集群并没有团结应对,而是开始了无休止的相互压价抢单和以次充好降低成本,给当地的刀剪产业造成不小冲击。
无形的手不给力,就需要有形的手来救场。近年来,阳江市先后建立了2个五金刀剪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6家五金刀剪领域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多达52家市级五金刀剪领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举办了超过20届的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
同样也为当地众多五金刀剪企业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图:dutenews)▼
2024年2月,“阳江市先进材料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产业园”在当地上马。尽管阳江号称“中国刀剪之都”,但整体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年销售额上十亿的都很少。
中小企业的优势是船小好掉头,但缺点则是做大做强不易,难以吸引高技术人才,企业资金投入也比较有限,或者干脆不愿意投资,产品全靠山寨。
产业园建成的目的是依靠政府的力量解决高端材料落地,满足当地中小企业需求,实现先进材料成本自由,归根结底就是提升本地企业的竞争力与定价话语权。
为啥要先解决先进金属材料的需求呢?很多人以为中国钢产量这么大,供给制刀领域完全绰绰有余,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
钢材产量很大,但不是每种钢都适合制刀
(图:图虫创意)▼
好钢不止在刀刃
2023年全年,我国粗钢产量高达10.28亿吨,刨去河北、江苏这样超过1亿吨的大户,广东省也有3千万吨以上的产能。
我国钢产量如此之大,做一般的刀显然是不缺的。但实际上中国比较缺做高端刀用的特种钢材,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卡脖子”的情况。
这并不是说我国的钢铁企业做不出来高端刀剪需要的钢材,而是这些刀剪企业用量小,钢铁企业不太愿意做,所以只能靠进口。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但实际上好钢不止是在刀刃上。
对此,阳江制刀企业“十八子集团”选择与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共建科创基地,自建刀剪专业炼钢厂,主打一个不靠别人靠自己,而第一批成果则是被称为“三好钢”的产品。
“三好钢”是一种含氮马氏体不锈钢,因其用于刀具生产后初始锋利度佳、锋利保持度好、耐腐蚀性强的特点而得名。目前,这种“三好钢”已被阳江本地多家刀剪企业采用。
由于其高硬度及耐腐蚀性与耐磨性好的特征
马氏体不锈钢在刀具、切割工具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图:壹图网)▼
相比做刀剪常用的50Cr钢,“三好钢”的成本要低约20%,钢材含氮又能使其性能提高约10%-20%,性价比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阳江刀具产业集群要想走高端路线挣大钱,除了手里家伙什要硬,还得创出自己的品牌,摆脱过去走低端代工挣微薄利润的路子。
其实,阳江本地刀具企业已经在给诸如双立人、WMF这样的国际大牌代工了,说明其品质已经得到了对方的认可。奈何代工一把中高端小刀只能赚二三十美元,大头都让人家拿去了。
虽然大品牌刀具售价并不便宜
但代工厂从中获得的的利润微薄
这也并非是长久发展之计
(图:壹图网)▼
2009年在阳江成立的拓必拓,走的是出海路线,其创立的“KIZER”品牌一开始就主打海外市场。为了摆脱“山寨”抄袭路线,拓必拓先后与100多位海外刀具设计师签约,设计出更符合海外用户使用习惯的高端小刀。
尽管有着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客观现实,但拓必拓却逐渐打开了海外市场。更重要的是,高端小刀售价可达80~200美元,利润要比贴牌做代工高出两倍以上,更大的利润空间显然能够帮助企业成长、摆脱低效价格内卷。
拓必拓旗下TUO和KIZER两个品牌刀具业务以出口欧洲、美国为主
其中KIZER主做户外刀具,其售价普遍在80美元以上
(图:amazon)▼
阳江的崛起,其实就是中国制造业从汗水到智慧的成长史。尽管我们已经坐稳了产能宝座,但高端刀具品牌依旧被德、日等国垄断,阳江刀具要走的路还很长。
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工厂”,但距离“品牌帝国”尚需时日。“德国制造”、“日本制造”同样走过了从粗制滥造到精工细作的过程。中国刀具不仅要做好产品与品牌,更要向海外讲好故事,可谓任重而道远。
假以时日,我们也许会像德国和日本一样
在高端刀具品牌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图:壹图网)▼
1、《一个中国制造的更迭样本:全球40%产量,10%产值,凭什么?》
2、《中国刀剪之都》
3、《企业集群中的合作行为——对阳江五金刀剪集群的调查》
4、《基于产业集群的新创企业早期成长影响因素探究》
5、《小刀剪闯出大市场》
6、《刀剪新势力!“阳东制造”如何弯道超车、成功出海?》
7、《产业观察 | 再迎刀博会,阳江刀剪如何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8、《2023年我国钢产量10.19亿吨!(附各省粗钢产量)》
9、《阳江自主研发首批“三好钢”上市》
10、《Why I Use a Chinese Cleaver More Than Any Other Knife》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