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在中东地区开始使用B-2隐形轰炸机开始打击也门胡塞武装,伊朗也非常恐慌——毕竟中东那块地皮就这么点大,完全是B-2隐形轰炸机的作业范围,万一老美来个“误炸”,岂不是就完了。因此,伊朗已经开始在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发起协同电子战行动,针对美军飞机和海上行动展开强力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及通信干扰,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正在加剧。此举表明,伊朗方面不仅愿意通过代理人交战,还愿意在这个世界上极具战略重要性的地区,通过直接的作战技术对抗来直面美军。



据美国国防和情报官员称,伊朗已启动地面干扰系统,该系统能够干扰卫星导航,破坏空中平台与指挥中心之间的通信链路。这一行动已对美国空军的侦察机产生影响,包括RC-135战略电子侦察机、E-8C“联合星”地面监视平台以及MQ-9“死神”无人机,这些飞机在有争议空域有效运行都严重依赖不间断的GPS信号和安全的数据链路。

熟悉地区军事行动的消息人士证实,近期几架美国飞机在海湾上空执行侦察任务时报告称GPS功能受损。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干扰迫使飞机切换到备用导航模式,或改变飞行路线以避开受影响空域。干扰还影响了用于监测伊朗军事动向的飞机,包括追踪潜在的弹道导弹发射情况或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舰艇的位置。

在过去二十年里,伊朗通过对外采购和国内创新稳步扩充其电子战能力,使其在这个日益关键的领域成为地区领先者。伊朗已研发出一系列电子战系统,能够干扰敌方使用的雷达、通信链路、GPS信号和卫星导航。像“法吉尔”和“纳斯尔”等系统被认为可进行地面干扰和信号截获,而安装在卡车或飞机上的移动平台则扩大了伊朗在更大范围实施电子干扰的能力。

伊朗还声称拥有雷达欺骗和网络电子融合技术,旨在迷惑或瘫痪敌方监视平台。这方面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由伊朗国防工业推动,包括伊朗电子工业公司(IEI)等机构以及伊斯兰革命卫队自身的研究单位,它们通过对缴获的西方系统进行逆向工程并融入本土设计,努力克服国际制裁带来的限制。这些进展使伊朗能够通过非对称手段挑战技术上占优势的对手,让电子战成为其国防和威慑战略的核心支柱。

此次电子战的升级恰逢地区敌对行动全面激增。自3月15日起,美军对也门的胡塞武装分子发动了持续军事行动,实施精确空袭和导弹攻击,包括部署B-2隐形轰炸机,打击与导弹发射和无人机活动相关的高价值目标。由伊朗支持并提供武器的胡塞武装,也加大了对红海商业航运的攻击力度,使用反舰弹道导弹和无人机扰乱海上交通,并挑战以美国为首的海军巡逻。



伊朗的电子攻击似乎不仅旨在保护其代理部队免受美国报复,还意在争夺电磁领域的主导权,在这个地区,对天空和海洋的控制对战略机动性和经济稳定都至关重要。干扰行动主要集中在关键的运输节点,尤其是霍尔木兹海峡,全球每日超过20%的石油供应都要从此经过。在该地区干扰GPS信号会给军用和民用船只带来重大安全风险,可能导致在拥挤水域出现导航故障、碰撞或通信不畅等问题。

美军正在积极监测和评估这一不断演变的威胁,重点是保护其飞机并恢复受影响地区的行动自由。据报道,电子战专家正在部署诸如定向天线、信号加密升级和跳频技术等对抗措施,以减轻干扰和欺骗带来的影响。

这并非伊朗首次利用电子战挑战美国的空中优势——事实上,伊朗在电子战方面相当有作战经验,2011年伊朗通过信号操纵捕获了一架美国RQ-170“哨兵”隐形无人机。最近,美国海军舰艇和无人机在伊朗控制的海域附近进行航行自由行动时,也遭遇了间歇性的GPS干扰。这些战术是伊朗更广泛非对称作战战略的一部分,即试图利用相对低成本的国产工具,攻击西方高科技系统的薄弱环节。



最新一轮的干扰行动在本就动荡的局势中进一步加剧了紧张程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也门的军事冲突热点,与伊朗、美国及其盟友的地缘政治博弈交织在一起。随着电磁频谱成为对抗的新前线,误判或意外升级的风险持续增加,尤其是在多国部队共用的空域和水域。华盛顿接下来的行动可能旨在增强其空中监视和导航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向伊朗表明,其激进的干扰行为不会不受到回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