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力量”
ZJUSOM
3月28日,一场7.9级强烈地震撕裂缅甸大地,曼德勒城区瞬间沦为废墟。接到消息后,十支中国官方救援力量和民间救援队伍迅速集结赶赴缅甸灾区,以“生死时速”开展搜救和人道主义救援。
其中,我们再次看到了那支“永远冲在最前面”的队伍——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校友何军创立的公羊救援队。在何军校友的带领下,公羊救援队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应急管理部指令,携带专业地震搜救装备,从杭州赶赴泰国曼谷和缅甸震中区域展开生死救援。
何军校友带领公羊救援队在缅甸地震灾区观察灾情。图片来源:公羊队
为了能在黄金72小时内搜救更多生命,他和队友们持续轮换作业,几乎不曾合眼。即便在救援过程中多次历经艰险,也从未想过放弃。因为在他看来,多一分坚持就多一分希望,拯救生命这件事大过一切,再辛苦也值得。
以生死救援维护邻国人民生命健康,是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本期【健康力量】专题,我们一起走近救援现场,看看何军校友带领的公羊队在此次救援过程中如何彰显中国民间救援组织的“硬核担当”。
浙大管院校友、浙江省公羊会公益促进会创始人何军
01
接到通知后他们立即出发,
刚赶赴缅甸就遇到“重重困难”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曼德勒地震灾区的5天,何军带领的中国公羊救援队在联合国城市搜索和救援队协调中心(UCC)指定的工作区域内,排查了15处坍塌建筑,累计拯救出5位幸存者,协助转运28位罹难者遗体。
这些“数字”,是何军与公羊救援队每位队员连续数日不合眼,不顾自身安危坚持奋战、克服重重困难的结果。
28日下午,正在日内瓦参加会议的何军刚回杭州就接到救援通知,于是马上挑选了16名USAR(城市搜索与救援)队员组成一支精锐侦搜力量,准备赶赴缅甸救援。
队员在基地进行训练。图片来源:公羊队
据悉,这支队伍由处于备勤状态、具备丰富救援经验和专业技能的队员组成。这些队员在日常训练中熟悉各种救援场景,掌握了从废墟中搜索、营救幸存者的专业技巧,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体能,能够应对救援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带着这支精锐“部队”,何军怀着紧张而又坚定的心情,踏上了前往缅甸的征程。但刚到缅甸,他们就遇到了重重困难。
“这次地震比较糟糕的是,缅甸的交通比较困难。我们去的时候无法直飞曼德勒,只能先到仰光机场,然后坐车前往,我们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仰光和曼德勒之间隔了条河,两边在打仗,我们的重装设备运不过去,我们也很着急。”
公羊救援队前往灾区途中。图片来源:公羊队
何军回忆说,抵达缅甸仰光后,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快速到达灾区。由于没有专机,只能依靠民航运输,这意味着大量的救援物资无法一次性携带。幸运的是,曼德勒华人众多,给予了公羊救援队极大的帮助。华人社团为他们提供了车辆、食物和水等后勤物资,还协助他们与当地进行沟通,这让何军在困境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到了曼德勒灾区后,他们发现这里的救援环境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当地政府缺乏强有力的救援协调机制,没有成立相应的RDC(救援队接待和撤离中心)、UCC(城市搜索与救援协调中心),公羊队完全没有任何信息源和后勤保障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摸索。
02
“听到废墟里传出回应喊话的敲击声,我们仿佛看到了希望。”
29日晚上,何军带领公羊队在受灾严重的曼德勒展开救援,很快便听到了废墟下传来的敲击声。这个声音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希望之光,让他们精神一振。
经过夜里4个多小时的艰苦作业,凌晨4点多,公羊队终于在废墟中找到了一名有生命体征的青年,但救出来之后,这位青年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不幸去世。
中国公羊救援队队员在废墟上观察下一个救援点。图片来源:公羊队
30日早上5点,公羊对又来到了天空公寓(sky Villa),这里同样是一片狼藉,没有任何救援力量的身影。
“那是一个很大的公寓,下面应该有七八百人。我们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的,当地的家属可能很着急,已经开始用挖掘机在上面扒楼了。我也很着急,不能这么扒啊,一扒里面的人就没有活路了。我们需要找到合理的结构,让建筑物在坚固的情况下进行安全破拆。我们看到的时候,那个楼已经斜了,如果处理不好,遇到余震,楼倒下来,可能会导致楼房二次坍塌,对被困人员造成更大的危险。”
搜救现场。图片来源:公羊队
通过在废墟上打观测孔,公羊队听到下面传来清晰的敲击声,与他们的喊话形成呼应,这让他们确定了下面有幸存者及其位置,于是将这里作为重点排查区域。
但救援难度超乎想象,楼体不断塌陷,每一次挖掘都伴随着危险。公羊队只能小心翼翼地推进,一边加固废墟,一边寻找救援通道。
救援现场。图片来源:公羊队
经过不眠不休地奋战,他们终于在30日下午13时艰难打通物资输送通道,并与被埋压人员进行了直接对话。由于现场发生次生余火,浓烟很重,救援工作难度很大。经过中国救援队和中国公羊救援队彻夜工作,终于在31日凌晨5时37分、6时20分、7时20分,分别将3名被困人员救出,分别是一名5岁女孩、一名孕妇和一名29岁女子。
中国公羊救援队和中国救援队联合救出被困人员。图片来源:公羊队
据何军回忆,公羊救援队自抵达缅甸后,全体人员连续数日没合过眼,但为了拯救生命,他们仍选择继续奋战。
“这次行动虽然辛苦,但很有意义。我们最愿意听到的是周围静悄悄的,废墟里传出回应喊话的敲击声,还有人被救出来时周围热烈的掌声。幸存者等待希望的那种心态,让我们的队员越过障碍,努力将他们送出来。”何军说。
点击视频听何军讲述救援过程
03
从土耳其到尼泊尔再到缅甸...
公羊队的足迹已遍布全球
此次在缅甸的救援工作,只是公羊队开展国际公益救援的缩影。从土耳其地震救援现场到尼泊尔地震救援现场,再到缅甸地震救援现场......多年来,公羊队的足迹已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土耳其地震中,公羊救援队联合土耳其陆军城搜队成功救出一户家庭。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作为中国目前唯一一支被国家应急管理部推荐参加联合国insarag国际救援队测评的社会救援力量,公羊队目前拥有1200多名经过严格挑选、培训考核并具有扎实救援知识及实战经验的志愿者,在浙江、北京、上海、四川、陕西、宁夏、新疆、扬州、南阳等地组建了11支国内应急救援队,在美国、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泰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地组建了6支海外应急救援队。
“我们的目标是,全球任何一处发生的灾难,除非是非常偏远的地区,要能在24小时之内到达现场进行评估救援,做到全球迅速响应。”何军说。
谈到创立公羊队的初衷,何军表示,之所以创办公羊会,是为了“执公益之心,行羊之善,会天下英豪”。他希望能用企业家务实求真的精神,恪守事物发展的本质,即一切以“解决问题为最终导向”的态度来发展公益救援服务事业,将爱与健康力量传递给更多人。
“未来,全体公羊会志愿者将继续秉持公益初心,脚踏实地的做好各项志愿服务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何军说。
图片来源:©中国民主同盟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像何军这样心系人民与社会的
“管院人”还有很多。
他们不以山海为远,
跨越地域、国家和民族的界限。
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
以实际行动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提供助力。
在危险与灾难面前,
他们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身躯,
同样会疲惫、恐惧,
也会受伤、流血。
但他们依然坚定选择
用“爱”守护生命。
只因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健康力量”!
编辑排版:段婷
信息来源:上游新闻、九派新闻、中国慈善家杂志、都市快报
审核:佟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