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车祸时过多日,但事件的回味仍让人唏嘘不已:

不撞南墙不回头。当南墙是高速路上的水泥护栏时,连回头的机会都没有了。

妈妈千叮万嘱夜走高速路非常危险,但女儿就是执拗不听,夜行高速路上却报告母亲谎称自己和两位室友正在“坐高铁”。这下连向母亲认错道歉的机会都没有了。

一个人一次的轻率失误,把另两位室友的性命也搭进去了。

纵观事件前后,这场车祸惨剧的脉络已大致清晰明了。


事故前16分钟和8分钟,系统已多次发出“分心”和“脱手”警告,但都被女驾驶员忽略了,过度信任与依赖NOA。

22:44:24 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


22:44:25 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此时车速已从116km/h降至97km/h,距撞击前仅剩1秒反应时间。

22:44:26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
22:44:26-28之间 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女驾驶员接管NOA忽左忽右打方向盘,说明她本人已意识到危险发生,内心万分焦手忙脚乱手足无措。此情此景,就是反应再快、手把再灵活、技术水平再高的司机,在这从NOA发出避障指令 仅仅只剩两秒53.8米距离范围内化险生还的可能性——为零!

那 么,倘若女司机不接管NOA,难道就能避免车祸的发生吗?这需结合事故时间线、技术限制、驾驶员行为及车辆配置等多方面综合 分析:

小米SU7搭载的NOA属于L2级系统,需驾驶员全程监控并随时接管。此次事故中,系统在施工路段检测到障碍物后发出减速指令,但无法独立处理复杂改道路况(如逆向车道切换)。

事故车辆为SU7标准版,未配备激光雷达,仅依赖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在逆光、静止障碍物或复杂施工场景中,感知能力受限,导致系统响应延迟。 系统仅提前2秒发出警示,不足以支持有效避险。


事故前16分钟和8分钟,系统已多次发出“分心”和“脱手”警告,表明驾驶员可能长期依赖智驾系统,未能保持足够的警惕。当前L2级的技术限制(尤其是无激光雷达的配置),系统仍无法独立应对此次复杂路况。

因此,此次事件即便女驾驶员不接管,NOA系统会继续减速,但以97km/h的时速和53.8米的距离计算,完全刹停需约3.5秒(假设减速度为0.8g),而实际仅剩2秒,无法避免碰撞而酿成车祸。

请回顾一下小米 SU7 车祸遇难者女驾驶员母亲对媒体讲的这段话:她曾与女儿驾驶这辆 SU7 从深圳去往武汉,这 1000 公里的路程里,女儿多次告诉她智驾“方便、安全”。她则曾告诫女儿,现在技术不完善,不能盲目相信,自己开才放心,“我说她以后一定会后悔,她还反驳我,说有各种(证明安全)的依据”。母亲笃定女儿罗某一定是开启智驾时发生事故。

想起老电影《大浪淘沙》有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经典台词:“青年人最大的弱点就是盲从,而感情冲动又往往是盲从的忠实伙伴。”

一时盲从冲动轻信了智驾无所不能夸大宣传,一个轻率失误的车祸搭上了三位女大学生的性命。青春无价,而当遇到的南墙是高速路上的水泥护栏时,无价的青春顷刻间化为乌有,连认错的机会都没有。

教训惨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