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阿呆爸

“生了!母子六人全部平安!”

2002年,一位已经34岁的高龄产妇,成功诞下五胞胎。

对于人类而言,怀上五胞胎并顺利生产,概率仅仅只有6000万分之一。

但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现在成功诞下多胞胎的几率越来越高。

但在当时医疗水平不那么高的2002年,这位高龄产妇,却是我国第一位诞下五胞胎的母亲。

如今23年过去,她和她的孩子们,过得怎么样了?



01.

意外之“喜”

王翠英和丈夫缴宝存都是河北沧州的贫困人家。

结婚三年,王翠英生下一个女儿。

可当时的农村,重男轻女思想十分严重,只有生男孩,才能在村里抬得起头。

于是,王翠英积极调理身体,等待着再次怀孕。

谁知,夫妻二人等了六年,都没等来怀孕的好消息。不幸的是,王翠英还患上了腹部水肿的疾病。

这时,王翠英夫妻俩已经对生孩子不再抱有希望。

可就在一次复查时,医生却告诉王翠英:她怀孕了,而且腹中有5胎。

只是,王翠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都不容乐观,不仅流产几率大,而且对母体负担极重。

在多方考虑下,医生建议她打胎。

但王翠英看着B超图里健康的五个胎儿,心生不忍。

几经犹豫,她还是不愿打胎,决定先顺其自然。

如果自然流产,就是与这五个孩子无缘;但若是他们能留住,更是称心如意。

没想到,这五个小家伙很是争气,一天天长大,丝毫没有流产的迹象。

王翠英的怀胎过程异常艰辛,肚子比正常孕妇要大得多,很快就行动不便,大部分时间只能卧床。

到了五个多月的时候,王翠英的肚子已经硕大无比,睡觉只能跪着,还要用手撑住身体;胃部也被严重挤压,几乎无法进食。


她的子宫壁被撑到只剩一张纸那么薄,随时都有出现意外的可能。

可即便如此,王翠英也咬牙坚持,希望看到孩子们顺利出生。

怀孕到七个月时,医生告诉她,她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无法等待自然生产,只能进行剖宫产。

医院调集了全市的精英,准备了5个手术小组,确保王翠英母子的安全。

2002年3月4日,王翠英手术成功,5个孩子,三女两男,相继来到世上,创下中国首例完全存活的五胞胎记录。


王翠英夫妇俩给孩子取的名字里,每个人都带了个“福”字,希望他们命中带福气。

可是,生产只是第一关,真正的难关,才刚刚开始。



02.

养育之难

五个孩子因为早产,每个人的体重都只有3斤多。

要知道,正常孩子都有六斤左右。

医护人员小心谨慎地照顾着他们,可没过多久,孩子们还是接连出了事。

先是老二得了结肠炎,需要一大笔手术费。

可即使做手术,也有很大概率留下后遗症,使得他一辈子无法正常生活。

有人劝他们夫妻,要不算了吧,还有四个孩子呢。

但王翠英看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实在狠不下心抛弃他,便叫缴宝存去借钱,说什么也要救老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老二还没痊愈,老三又患上黄疸,老四心脏也出现问题。

为了给孩子们治病,缴宝存四处筹钱。他把亲朋好友借了个遍,才勉强填上医疗费的窟窿。

好在上天眷顾,老二手术很成功,没有留下后遗症。老三老四也在医生护士的精心照顾下慢慢痊愈。


可怎样更好地养育五个孩子,也让夫妻俩头疼。

王翠英本就奶水不足,还要喂养五个,只能用奶粉代替。

给孩子喂奶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通常喂好最后一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又饿了。如此,循环往复,片刻不得安定。

奶粉也是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还有孩子们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花钱,可家里早就拿不出一分钱了。

无奈之下,缴宝存独自远赴广东打工。

可是他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技能,只能去干最基础的力气活,不仅薪水微薄,还十分辛苦。

为了给家人多寄一点钱,缴宝存同时打三四份工,平时自己就清水煮面就着盐菜应付一日三餐。

等到五个孩子要上幼儿园时,缴宝存寄过来的钱已经远远不够。

王翠英只好把大女儿留在家里,自己则带着五胞胎去北京打工。

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把五个孩子送去幼儿园,自己再去做保洁工作。


晚上她也不敢休息,等孩子们睡着后又出来捡废品卖钱。

日子虽然清贫,但王翠英从不抱怨。不管多累,只要看到孩子们可爱的脸庞,她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她的温柔和乐观,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爱与温暖。

03.

苦尽甘来

2008年,北京奥组委找到王翠英,希望能让五胞胎参加火炬传递仪式。

五个“福娃”齐齐亮相,成为了最小的奥运使者。


这次曝光,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他们一家。不少爱心人士为他们捐款,资助五个孩子上学,还有几个节目组邀请母子六人出镜。

但这些钱款,还是不足以让这个多口之家摆脱贫困,缴宝存仍旧需要在外地打工贴补家用。

当节目里主持人问起孩子们有什么心愿时,他们只希望父亲能够早日回家,自己能快快长大,报答父母。


只可惜,好运没能一直眷顾这个家庭。

2017年,缴宝存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而去世。


来不及悲伤,王翠英就要独自担起抚养孩子的重担。

日子再苦,她也不愿委屈孩子。

孩子们喜欢乐器,她自己只吃白馒头果腹,也要省出钱让他们去学。

只要手上有一点余钱,她就给孩子们买蛋糕、新衣服,哪怕自己一件衣服穿十几年。

看着妈妈这么辛苦,孩子们中途萌生过退学的念头。

王翠英唯一一次对他们发了脾气,严肃地告诉他们:“只有读书,才有出息。钱的问题,不要他们操心。”

因为从小吃苦,五个孩子早早就知道了生活的不易,分外懂事。

为了给妈妈减轻负担,他们承包了所有家务,还学会了做饭,让妈妈回家就能吃上热饭热菜,还不用为家务活操劳。

他们五个人互相督促学习,即使是疫情期间,也从不放松功课。


令人欣慰的是,2020年高考,五胞胎里除了老二,其他4个孩子都考上了本科院校。

只是,四个人一起上大学,高昂的学费又让王翠英犯愁起来。

知道妈妈犯难,孩子们决定自力更生。

那一年暑假,同龄人都在享受假期,他们却在拼命打工挣学费。

过往艰苦的生活没有让孩子们变得消极,而是赋予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勇于挑战困难的勇气。

04.

这一切,与王翠英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

她为孩子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但从不对孩子们提起自己的辛苦。

后来,王翠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她:“如果让她重新选择的话,还会不会把几个孩子生下来?”

王翠英眼睛望向远方,思绪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思索良久,她说:“若是还有的选择,我希望没有怀上他们,如果只是我吃点苦倒也没有什么,只是我的丈夫因为孩子早早地便走了,这是最令我痛心的事。”

生养五胞胎那些风雨飘摇的日子,一幕幕浮现在她的脑海。

她想起了一病不起,撒手人寰的丈夫,想起了两人转瞬即逝的年轻时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从一个柔弱无助的女子变成了无坚不摧的战士。

这些年,她为孩子付出了所有,就连静下心来坐在镜子前看看自己的时间,都弥足珍贵。

那些日子,有多少辛酸,只有她自己知道。

为了孩子,她活成了另一番自己都不认识的模样。

但她又说:“这种事情没法选择,既然怀了他们,作为母亲,哪怕知道后来会很难,我还是会把他们生下来,并抚养长大。”

她还为没能给孩子们富足的生活,感到遗憾。

但在五个孩子眼里,母亲给他们的已经无比丰厚。

虽然没有富足的生活,王翠英却用行动教会了孩子们责任与感恩。

她无私的爱,赋予了孩子坚韧的铠甲,让他们在未来的路上能够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而这些,才是为人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宝贵的礼物。

育儿不慌张,阿呆爸来帮忙,伴你和孩子一起成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