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欧阳睿 来源 | 4A广告文案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文旅部门“花式整活”,在互联网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度。
“尔滨”走红,一石激起了千层浪,不少网友开始操心自家文旅宣传。他们不仅自告奋勇安利家乡,还喊话文旅局“抄作业”“亮家底”,开始“整活”式比拼:
网友甚至连局长都不放过,“我们安徽文旅局长一天能爬100次黄山!”、“我们陕西文旅局长能复活秦始皇和兵马俑!”、“我们云南文旅局长能吃野生菌跳恐龙抗狼!”
河北邯郸文旅却另辟蹊径,用一场"凡尔赛式道歉大会"成功破圈。这则短短3分钟的视频不仅登上热搜,更开创了文旅宣传全新营销思路。
局长亲自“道歉”
邯郸文旅又整活了
如今的“文旅局长”有多卷?从 四川甘孜州“网红局长”侠客大片火出圈,到 湖北省随州市文旅局局长扮白衣侠客被嘲“丑出圈”,再到因一袭红袍策马雪原、为新疆伊犁州昭苏县旅游代言而走红的贺娇龙,很多网友说,局长没点才艺和表演技能都不好意思在文旅局混。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流量争夺战中,邯郸文旅却另辟蹊径,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道歉大会"成功破圈——不是为服务不周道歉,而是为"让游客无法减肥""让游客宿命感拉满""让游客吃太多墨水"等"罪状"道歉。
邯郸市文旅局长李春红在视频开头就被"媒体记者"簇拥,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召开"道歉大会"。一句 “对不起,邯郸文旅向您道歉了!” 戏剧化的场景设置瞬间抓住观众眼球。
在大众印象里,道歉往往意味着犯了错,这种先声夺人的方式引发了强烈的好奇心:邯郸文旅究竟为何道歉?
从广告策略角度看,这属于典型的反向营销策略。通常意义上的致歉广告,是企业或机构在出现经营差错、被公众误解等情况时,向公众解释问题、消除误解以谋求谅解与信任的手段。
而邯郸文旅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并非真的有负面事件需要致歉,而是借道歉的形式,巧妙地将自身优势转化为 “歉意” 内容,吸引受众关注。
邯郸文旅局局长亲自公开致歉:对不起,邯郸让您的减肥计划失败了;对不起,邯郸让您的宿命感拉满;对不起,邯郸让您吃进了很多墨水……
这种反向营销策略,采用以退为进的方式,吸引人往下看,它打破了传统城市宣传片"王婆卖瓜"的单一叙事,更具互动性和"对话感"。
没有直接夸赞邯郸美食丰富多样,而是从邯郸美食太多而让游客减肥计划失败这一角度切入,幽默诙谐又极具画面感,让观众在会心一笑中对邯郸美食产生向往。
视频中邯郸市文旅局局长李春红亲自出镜,全局工作人员集体变身"群演",这种官方参演广告的形式将反差感拉满。
文旅局长"出圈"现象近年并不罕见,但多数停留在个人才艺展示层面,邯郸案例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个人IP与城市文化深度绑定,更让人能接受。
邯郸文旅的“道歉营销"实际上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的情感需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对传统广告已经产生强烈免疫力,而反向营销通过制造认知反差,成功突破了这层心理防线。
巧妙植入邯郸特色 美食、战袍与文化的交织
一场成功的城市营销,光有创意形式远远不够,核心在于能否巧妙植入地方特色。
邯郸文旅的"凡尔赛道歉"视频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共鸣, 关键在于它从美食、战袍、文化三个维度,将城市三千年积淀转化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
在广告中,邯郸美食成为重要的 “道歉” 元素。
先是为武安拽面、气布袋、驴肉香肠等美食让游客减肥计划泡汤而 “道歉”,这些独具特色的邯郸美食,凭借其浓郁的风味和扎实的口感,让众多游客难以抗拒。
广告通过 “让您减肥计划失败” 这样的表述,将邯郸美食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游客来说,品尝当地美食是旅行中不可或缺的体验,邯郸文旅抓住这一心理,以美食为切入点,激发游客的探索欲望。
接着,又因邯郸每一处景点让你的宿命感拉满而道歉。宣传丛台公园、邯郸道、邯郸博物馆、东太行,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每一步都是三千年,每一处都是宿命感。
作为成语之都、太极之乡,邯郸深厚的文化底蕴无处不在,局长也为游客 “吃进了太多墨水” 而 “道歉”。
邯郸被誉为 “成语之都”,众多耳熟能详的成语,如 “邯郸学步”“毛遂自荐”“负荆请罪” 等都诞生于此。广告中,“对不起,邯郸让您吃进了很多墨水” 这句文案,生动地体现了邯郸丰富的文化内涵。
邯郸,不仅是成语之都也是太极之乡,在邯郸,每走一步就能刷到三千年前的朋友圈:
史上第一位“穿搭博主”赵武灵王,用胡服骑射开启华夏历史的时尚首秀,在学步桥,燕赵Citywalk挑战赛,从战国火到现在;去娲皇宫看九条铁链的千年硬拉项目,还在刷新纪录;毛遂自荐,开启了“找工作直接跟老板谈”的先河。
提到邯郸,不得不说 “胡服骑射” 这一历史典故。广告中巧妙地将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与现代潮流相结合,打出 “史上第一位穿搭博主赵武灵王,给您的时尚感拉满,邯郸对不起” 的口号。赵武灵王为增强赵国军事力量,推行 “胡服骑射” 改革,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赵国军队的作战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服饰文化。
如今,邯郸文旅将这一历史元素重新挖掘,赋予其现代时尚的解读,让古老的 “战袍” 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魅力。这种历史与潮流的碰撞,吸引了众多追求个性与文化内涵的年轻群体。他们穿着仿制的 “胡服” 在赵王城等历史景点打卡,成为邯郸旅游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同时也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进一步扩大了邯郸文旅的影响力。
视频将这些文化资产转化为视觉奇观——当局长为"让游客吃到太多墨水"道歉时,画面切换到成语特效对打的创意场景,将抽象的文化概念具象化为可感知的视觉体验。这种处理不仅生动展示了邯郸的文化特色,更暗合了当下年轻人对"知识可视化"的偏好。
让文物 “开口说话” 年轻化表达的破圈密码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如何让沉睡千年的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每个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的传播难题。 邯郸文旅的破圈之作给出了一个精彩答案:用年轻化语境为古老文明注入新生命。
视频中最令人拍案叫绝的设计,莫过于让文物"开口说话"的创意桥段。邯郸博物馆的文物化身 “代言人”,打破了文物与大众之间的隔阂。
以往,博物馆中的文物往往给人一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感觉,虽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但普通大众可能因缺乏专业知识而难以产生深入的兴趣。邯郸文旅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运用年轻化的语境赋予文物新的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化元素的植入并非简单堆砌,而是从美食、服饰、到文化底蕴层层递进,最终落点在文旅局长和文物那句充满诗意的召唤:"等了3000年,我们见一面吧",这种情感升华让城市宣传超越了信息传递的层面,升华为一种文化邀约,这正是其能够引发广泛情感共鸣的关键。
这种做法顺应了当下地方文旅用年轻化语境整活的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年轻一代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对旅游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观光,更注重个性化、互动化的体验。
邯郸文旅借助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呈现当地文化,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的关注。
邯郸文旅这则 “凡尔赛道歉” 广告的成功出圈,#邯郸文旅出来挨夸#等相关话题登上实时热点,其他文旅也都来留言求教。
从广告策略来看,它巧妙运用 “道歉式” 广告策略,精准植入邯郸特色元素,借助年轻化语境让文物 “活” 起来,全方位展示了邯郸的魅力。
年轻化表达的另一个成功要素是对网络亚文化的巧妙运用。"凡尔赛文学"作为网络流行语,邯郸文旅将其转化为城市宣传的核心策略,既符合平台传播特性,又精准击中了Z世代的审美趣味。
将传统文化与网络热梗碰撞,产生的不是违和感,而是一种令人惊喜的化学反应。
当大多数城市还在思考"如何展示地方特色"时,邯郸已经学会"如何优雅地炫耀"了。
更多精彩文案 ,尽在【4A广告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