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9年春天,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当时的革命团体而被捕入狱。同年12月他被绑赴刑场执行枪决。

可就在临刑的最后一刻,却迎来了沙皇的赦免书。免于死刑的他,从此开始了10年的流放生涯。

在此期间,托翁逐渐放弃了先前的空想主义,切实参与到社会底层人民的劳作中,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也正是因为思想和境遇的转变,让他创出佳作《伪君子及其崇拜者》一书。

书中讲述了上校罗斯塔涅夫,盲目崇拜文人福马,致使福马大权独揽,作威作福,搅得整个庄园鸡犬不宁。

幸好在侄子的帮助下,上校逐渐认清福马的为人,并及时制止了福马的荒唐行为,最终捍卫了自己的家园和幸福。

看完这本书,让我想起现下很火的一个词“祛魅”。

祛魅,意指打破人为的主观滤镜,继而看清事物的本质。

而学会祛魅,正是我们掌控人生的关键所在。

曾经的你我,常常因羡慕别人而盲目跟随,继而失去对生活的话语权。

直到历经世事后方懂得,只有摘掉滤镜,对他人祛魅,才能经营好自己的幸福人生。


上校罗斯塔涅夫的妻子离世后,他带着一双儿女生活在农村的一处庄园。

然而,平静的生活,很快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

原来,上校的母亲曾改嫁一位将军,不久前,将军意外离世,母亲因此没了容身之所,只得前来投奔儿子。

上校非但没有嫌弃母亲,甚至对她带来的几个食客也礼遇有加。


其中一位名叫福马的老者,更是被上校尊为上宾。

福马本是一个穷困潦倒、四处飘零的失意文人,为了谋生,他投身在将军门下做了伴读。

虽然他屡屡被将军责骂和羞辱,但却毫无怨气,反而经常对众人宣扬劝善惩恶的美德。

在将军夫人看来,福马不仅学识渊博,且宽宏大量,因此对他甚是倚重。

而行伍出身的上校,常年生活在闭塞的农村,对颇有学识的福马本就心生敬仰。

再加上母亲对福马的极力夸赞,使上校对其尤为看重和信赖。

得知福马爱好文学,上校便腾出庄园最好的房间供他居住和写作,甚至还吩咐奴仆:经过福马门前时,要掂起脚尖走路,以免打扰他创作。

除了提供最好的居所,上校还对福马言听计从。

福马认为上校的胡须是法国的舶来品,少了爱国的热情,上校就立马剃掉胡须表示赞同;

见福马对田庄管理饶有兴趣,上校就把田庄和农奴拱手相送;

更离谱的是,当福马提议应该把“星期四”也叫做“星期三”时,上校竟也欣然同意。

即使整个庄园被福马折腾得人心惶惶,上校依旧对其十分信任。


母亲到来之前,上校和家庭教师娜斯嘉,彼此相爱,情投意合。

上校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得到福马的祝福。

然而,福马不但不赞同,反而指责上校有伤风化,只因娜斯嘉身份卑微,还比上校小十几岁。

福马还逼迫上校尽快赶走娜斯嘉,迎娶刚刚继承巨额遗产的老姑娘。

慢慢地,上校开始质疑自己和娜斯嘉的感情是否真的有悖人伦,并且打算遵从福马为他安排的婚事。

娜斯嘉得知真相后黯然离场,而上校则因错失心爱之人痛苦不堪。

刘震云说:当你毫无保留地信任一个人,最终只会有两种结果,不是生命中的那个人,就是生命中的一堂课。

信任,不该是一场没有底线的单向奔赴。

盲目信任,好似一场没有地图的航行,将命运全然交付未知的风向,可能到达希望的彼岸,更可能迷失在惊涛骇浪之中。

只有聆听他人意见,保留自己判断,才能掌控自己的一方天地。


虽然上校默许了福马为他安排的婚事,但对娜斯嘉依旧放心不下。

情急之下,他竟生出一个荒唐的念头。

上校让远在他乡的侄子谢尔盖回家迎娶娜斯嘉,如此一来,心爱之人就能有个好归宿。

侄子刚踏进庄园就察觉出了异样。

庄园里,目不识丁的奴仆们手捧法语本,随时随地背诵法语单词。

就连上校收养的孤儿也一改往日的活泼开朗,见到谢尔盖时,竟谨小慎微地行贵族礼仪,生怕自己遭到斥责。

上校见侄子满脸疑惑,解释道:这都是福马为了让奴仆更好地服侍主人,对他们做出的种种规训。

上校还得意地告诉侄子,福马为了让农民摆脱愚昧,每天行走在田间地头,给他们讲述天文学知识。

虽然上校对福马赞誉有加,但谢尔盖并未被滤镜下的福马所迷惑,反而洞察出福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满足一己私欲。


福马让奴仆们学习法语并加以体罚,只因他们曾质疑过福马的独断专行;

说是给孤儿传授礼仪,其实是处处刁难,因为福马妒忌孤儿长相俊美,乖巧机灵,深得上校母亲宠爱;

至于让农民学习天文知识,也只是福马为了卖弄自己的学问而已。

谢尔盖不仅看清了福马好妒、蛮横的品行,甚至开始质疑福马的才华。

上校每年花费大量金钱,为福马购置的珍贵书籍和杂志,都被福马束之高阁,积满灰尘;

尽管福马对外宣称,每天辛苦写作十几个小时,可多年来,他从未展示过自己的作品,唯一完成的一部长诗,也是空洞乏味,毫无价值;

更让谢尔盖震惊的是,福马的居所里竟然暗藏着大量的情色小说。

种种迹象表明,福马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并非是上校眼里的宽厚长者。


生活中,我们也很容易形成像上校一样的认知偏差。

就好比我们曾无意识地为别人的生活加上滤镜,美化一切。

上学时,只要成绩优异,就会被所有人视作学习的榜样;

工作后,那些高智商,高学历的佼佼者,也都成了我们仰望的对象。

可真相往往令人侧目。

成绩优异只说明他会学习,并不代表他为人一定真诚,善良,有德行;

而那些高智商、高学历的佼佼者中,也不乏虚伪自私之辈。

只有抛开为他人预设的光环,打破主观滤镜,我们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


一直以来,上校对福马的听之任之,不仅伤害了亲人,甚至让自己陷入迷惘,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

怕福马妒忌,上校不敢让昔日的好友来家中做客,甚至和街坊四邻都断绝了来往;

为了讨好福马,上校不惜把儿子的生日变成福马的生日,结果让孩子伤心难过;

更惨的是,如今为了迎合福马,上校眼睁睁看着娜斯嘉另嫁他人。

幸好,谢尔盖的及时出现,才让上校认清福马的真面目。


谢尔盖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不但没有责怪上校对他隐瞒实情,还鼓励上校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他还提醒上校拿出主人的姿态,把福马驱逐出庄园,不能任其为所欲为。

在谢尔盖的鼓励和帮助下,上校也开始对福马祛魅,不再对其惟命是从。

他果断拒绝了福马为他安排的婚事,和娜斯嘉重归于好,并且下定决心送福马离开庄园去县城生活。

然而,福马狂妄自大,觉得上校依旧把他奉若神明,所以根本不把上校对他的忠告放在心上。

因此,当他看到上校和娜斯嘉约会时便怒不可遏,当众呵斥上校卑鄙下流,甚至连带着指责娜斯嘉行为不够检点。

这次,面对福马的羞辱,上校不再唯唯诺诺,他冲上前去,像拎小鸡一样,抓着福马的肩膀,奋力将他扔出院子。


网上流传一句话:“当你学会祛魅,就有了捍卫自己幸福的勇气。”

学会祛魅的人,从不会在别人的世界里打转。

若是把自己活成一抹影子,跟随别人的光环左右摇摆,只会茫然自失,让生活陷入被动。

只有勇敢祛魅,告别盲目追捧,才能捍卫人生的主动权。


莫言说:“我们都是远视眼,活在对别人的仰视里。”

我们生活在一个特别容易认同“他人厉害”的时代。

打开网络,到处都是人生赢家:月入10W+的知名博主,自由随性的旅游爱好者。

种种光环的投射,常常使人陷入焦虑,继而贬低自我。

长此以往,我们就会陷入一个魔咒,“不断荒废自己的生活,垦殖他人的人生”。

而要想打破这一魔咒,就要学会祛魅。

懂得祛魅,就能平视他人,消除焦虑,不再盲目崇拜;

懂得祛魅,就能认清自己,找到生活的重心,回归生活的秩序。

作者 | 沙砾,书写真情,疗愈生活。

主播 | 佳音,十点读书签约主播。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