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近年来的军演在常态化,特别是从2014年代号为“联合利剑”相关的军演开始。
针对大陆的联合利剑-2024B”军演,台北市的市长蒋万安曾发表意见,他称“对岸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台湾民众更加反感”,并呼吁“多一点对话,少一点对峙”。
这一发言看似温和中立,实则暴露出其对两岸关系本质的误判和对历史事实的回避。
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铁的事实不容否认,而蒋万安的言论不仅未能正视现实,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岛内部分民众的错误认知。
蒋万安的发言核心在于,他认为大陆的军演会“让台湾民众更加反感”,并以此为前提呼吁对话与和平。
然而,这一逻辑存在根本性的错误。
首先,反感与否是主观情绪,无法改变客观事实。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明确规定,台湾在二战后归还中国,1949年后的两岸分治只是中国内部事务的延续,而非台湾成为独立国家的依据。
蒋万安将民众的情绪反应当作评判两岸关系的标准,显然是将主观感受凌驾于客观法理之上,这种立场不仅幼稚,更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扭曲。
其次,他的发言假设大陆的军演是“挑衅”而非“回应”,这忽略了军演的背景。
2024年10月,台湾省的领导人赖清德鼓吹“两国论”,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大陆的“联合利剑-2024B”军演正是对此的正当回应。
蒋万安作为国民党籍的政治人物,理应清楚“九二共识”的重要性,却选择性地无视台当局的挑衅行为,反而将矛头指向大陆的合法措施,这种“和稀泥”的态度不仅无助于缓和局势,反而助长了岛内“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事实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国际法支撑。
早在三国时期,孙权就曾派兵驻守台湾;清朝康熙年间,台湾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设台湾府;即使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被日本占领,二战结束后也依据国际协议回归中国。
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形成两岸分治局面,但这并未改变台湾属于中国的法理地位。联合国2758号决议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在此基础上与大陆建交,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蒋万安的祖父蒋经国曾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即使在两岸对峙最激烈的年代,也从未否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然而,蒋万安却在其发言中流露出暧昧态度,试图以“民众反感”为借口,模糊两岸关系的本质。这种背离历史传承的立场,不仅是对其家族政治遗产的背叛,更是对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漠视。
蒋万安呼吁“对话与和平”,这听起来美好,却忽略了一个关键前提:对话必须建立在一个中国原则之上。
大陆多次表明,和平统一是优先选项,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一立场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和“台独”分裂分子,而非台湾民众本身。
然而,岛内“台独”势力在民进党执政下日益猖獗,赖清德等人公然挑战底线,外部势力如美国也不断插手干预,使两岸和平统一的难度加大。
蒋万安作为台北市长,若真心希望两岸和平,就应旗帜鲜明地反对“台独”,推动岛内回归“九二共识”,而不是以“反感”为借口,变相为分裂势力撑腰。
历史证明,任何试图将台湾从中国割裂出去的幻想,最终都将以失败告终。
无论是清朝收复台湾的军事行动,还是未来可能的统一进程,中国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从未动摇。
蒋万安的发言看似温和,实则是在两岸关系的根本问题上回避真相。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历史定论,也是国际共识。
大陆的军演不是威胁,而是对“台独”挑衅的必要回应,其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非针对台湾民众。
台湾的未来在于回归祖国怀抱,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