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餐”变“敛财餐”?

最近,山西一中学420万食材费被贪占的消息,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老百姓的心里。



算笔账,这笔钱要是拿来买猪肉,够全校师生吃好几年;换成书本,能填满好几栋教室的书架。

可如今,它却变成了有心之人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

60%的食材费,能满足孩子们的营养吗?

缩水的“校园餐”,又究竟肥了谁?

一切都要从那个"巧取豪夺"的校长说起...

2021年,赵孟锁调任汾西二中校长后发现学校保送的膳食费用与实际花销存在差距。



他并没有马上就调查清楚,保证学生膳食费用专款专用,而是选择“同流合污”,随即就把学校餐厅供应商的生意指定给了自己的亲弟弟,并安排餐厅填写虚假销货清单,开虚假税票。

本以为学校迎来了“救世主”,没想到是更黑的“恶魔”!



据统计,2021年9月至2024年5月期间,汾西二中实际应该用于购买食材费总额为1072万多元。

赵孟锁等人截留套取、挤占食材费就达到了420多万元,这些金额占到了食材费总额的40%。



不仅如此,还存在食材以次充好、菜品以素代荤、结余食材去向不明等情况,真正吃到学生口中的不足60%。



“把学生餐费当成了自家的‘提款机’”?

把学生的健康当做是利益的“油水”?

‌孩子们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他们的营养健康问题,谁为他们负责?

家长交了180元的食材费,但是却有72元进了有心之人的手里,表面上看是学校政策与制度管理,实际操作却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阳光照不进食堂,谁来管管"灯下黑"?‌

而真正让老百姓愤怒的,不是花了多少钱,而是花了钱却进了别人的肚子。



况且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被曝出来。

吉林长春一所小学的校长、后勤主任串通餐饮公司,从学生餐里捞回扣,8块钱的学生餐捞一毛钱的回扣,12元的学生餐就拿三毛钱,最后捞了几十万……

还有学校给学生吃垃圾桶的剩菜,学校食堂惊现“僵尸肉”......



甚至更有网友评论,“类似的事情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这一起又一起的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在不断消耗着社会信任,让人怀疑,每一起事件背后是不是都藏着一个“赵孟锁”?

这就像村里修路,账本上写着"进口沥青",结果路上全是坑。

孩子食材的每一分钱都沾着家长的血汗,容不得半点猫腻。

教育不是生意,孩子更不是筹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们满嘴的道德却没有这个基本认知!

所幸,最后赵孟锁得到了应有的惩罚,2024年8月,赵孟锁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已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18 名涉案人员被处分,包括食堂负责人亢某和供应商赵某亮。

后续学校也进行了整改。

推行 “刷脸支付”;建立全流程可追溯系统;成立家长监督委员会。

在涉及孩子的事情上,再严密的制度都不为过。

教育食堂的每一分钱,都该晒在阳光下,化成孩子碗里实实在在的热气。

当刷脸支付取代现金交易,当家长监厨成为常态,当区块链技术筑牢溯源防线,我们才能真正实现 “校园餐” 从 “能吃饱” 到 “吃得好” 的跨越。

毕竟,守护下一代的舌尖“安全”,就是守护国家的未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